既肥他人田,又美自己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味”
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刘碧琼
来源:http://cz2010.qlteacher.com/submission/yuwen/1053976
常常见到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学生载歌载舞,兴致颇高,抑或剖析自我,声泪俱下,教室成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课堂成了检讨反思的“刑台”。下课铃响,究竟上了一节什么课,老师学生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新课标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构成语文教材的一个有机整体。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应突出“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而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综合性学习课,类似于音乐课,又像主题班会,这样的课堂忽视了综合性,抛弃了“语文味”,“肥了他人田”却“荒了自己园”。一堂好的综合性学习课应当力求在综合性中突出“语文味”,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提升语文素养,“既肥他人田,又美自己园”。
1、走语文的门,开心灵的窗
关注学生成长,聆听学生心声,给与学生足够的关怀与重视,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启发学生寻找“语文味”,引领学生感受“语文味”。比如七年级综合性学习中的“这就是我”“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这些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进行足够的语文内容的设计,这几堂课会很容易上成主题班会或是演讲比赛,而失去了它的语文内涵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契机。我们可以在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操作中添加有关人物资料素材的积累,写作训练等,通过走语文的门,顺利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呢?
2、搭艺术的台,唱语文的戏
“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等综合性学习活动,艺术性较强,容易调动学生的表演激情。我们不妨借此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将语文元素融入本土文化,积极打造课堂浓郁的文化味,培养学生获取人生幸福生活的能力,搭艺术的台,让学生在尽情展示自我的同时唱一出充满了语文味的戏。
3、感大语文的情,做有品味的人
语文课应该有一种大语文的气势,培养学生的“人情味”。“我爱我家”“黄河,母亲河”“探索月球奥秘”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价值引领的平台,学生在搜集资料、交流讨论、写作练习的所感所悟中看到了语文中的浓浓“人情味”,自己也慢慢的从小爱走向大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有了如此气度非凡的学生,我们的语文课何愁不会情意融融?
浙江特级教师王崧舟认为“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只要我们在见人见智的教学设计之中能始终贯穿“语文味”,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会“既肥他人田,又美自己园”。
浏览:618评论:59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10
让学生在多元世界中提升语文素养,“既肥他人田,又美自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