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新闻中心
文章标题: 《温儒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阅读次数:220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温儒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的修订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  温儒敏

 

语文是一门主课,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到底应当学什么?怎样来教,又怎样来学?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围绕语文的争议也特别多。这次课标修订当然也会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

十年课改很艰难,原先课标实验稿的试行,实际上打了很多折扣,可以说举步维艰,但成绩还是显著的,就语文教学而言,课改和课标提出的许多先进的理念、方法已逐步沉淀下来,即使很多学校和教师一时实施不了,也已经承认这是方向。所以这次修订,特别注意把课改中实施并逐步得到认可的那些新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来。我们希望这个语文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先进的,又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有可行性的。全国的教育不均衡,学校情况不一样,但在这些基本标准和要求上,应当都能共同遵循。课标应当能面向全体学生。

这次修订,在如何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下了很大工夫。比如课程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地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样,就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了。

这次修订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概念。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又不仅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希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切都不是附加的,不是一加一,更不是穿鞋戴帽,而真正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这些都并不是虚的,而是力求落实到教学上,每个学段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次修订有哪些比较突出的变化:

一是适当减负。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2000多字,而且“四会”。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会写800个。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还请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作了专门的字频研究,从儿童语文生活角度提出先学先写的300个字。附录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这300个字的字形结构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这些字应当作为一二年级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化之后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问题,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

三是阅读教学也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特别要提到,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格外关注的。9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列出部分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小学到初中,136篇。其中小学背诵75篇,初中61篇。

四是写作教学。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助长文艺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所以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最近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不断,很多都是传媒炒作,对语文课改以及教学是有负面影响的。这次修订对编写教材也提出一些建议,其中提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典范性,还要给地方、学校、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等等,都是有现实所指的。

这次语文课标修订,希望在语文教育思想、课程目标、内容方面能为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提供基本要求,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总的来说是要尽量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往素质教育靠拢,同时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特别注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载于《语文学习》20113

 

[ 本帖最后由 南海之风 2012-3-5 19:42 编辑 ]

UID80416 帖子1358 精华3 积分1444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1983 小时 注册时间2005-6-12 最后登录2012-4-17 查看详细资料

 

 

义务教育语文2011年版课程标准变在哪里?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现在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自己。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儿童。我们的责任是教育,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发现儿童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教师们有生活经历,积累素材,变成作品,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去讲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讲得很生动、很活泼。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最后更新[2012-5-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