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大提琴诗人—麦斯基》
     阅读次数:107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提琴诗人—麦斯基

大提琴诗人—麦斯基

 

大提琴诗人鈥斅笏够


 

在前苏联时期因各种原因移居西方的几位苏俄音乐家中,麦斯基的经历大概是最令人震撼的。他曾被前苏联当局“设计陷害”,在监狱里度过了18个月。他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师从当代两位大提琴巨匠罗斯特罗波维奇和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大提琴家,是罗斯特罗波维奇最出类拔萃的学生。在他移居西方20多年后,他的演艺事业终于达到了巅峰,并在现代大提琴史上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麦斯基那自由浪漫的强烈个性,甚为坎坷的人生经历,满脸络腮胡子,偶像般的潇洒帅气,再加上唱片公司从发型、服饰到肢体语言等全方位的策划包装,这一切都更增添了他的舞台魅力,使他在西方迅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他最初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在DG公司录制的几张大提琴小品集,其中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他自选的,因为这对他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很多都是从其它的艺术形式改写而来的—尤其是歌曲。麦斯基演绎这些小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多变的风格,炫技般的华丽技巧和醉人的浪漫诗意,同时又十分尊重作品的原创意念。他的音色甜润醇厚,结构造句流畅自然,感情柔美细腻到极致。曾经有过的惨痛经历,在他的演奏中沉淀成了黯淡的底色,使他的大提琴音色具有无法模仿的特殊的音响与音乐性。“太浪漫了,”一些评论家曾说,但麦斯基的回答是:“霍洛维茨说过,所有的音乐都是浪漫的,对此我深表赞同。”

麦斯基从不回避技艺精湛的挑战,但绝非哗众取宠般的炫技,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末乐章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麦斯基的演奏用了625秒,热烈而奔放,听得你透不过气,而他却仍然游刃有余,像天马行空,一点不漏仓促痕迹。而他演奏慢板乐章同样精彩,自然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高贵华美,美得非笔墨所能形容。

麦斯基的细腻、光辉、和深邃的优点在他演奏肖斯塔科维奇大提琴协奏曲头几分钟就表露无遗,令听众屏息慑服。在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首乐章中,麦斯基就以坚定的满弓奏出直透丹田的琴音,张力坚韧无比,摄人心魄。作品后半部那股动荡不安、彷徨乃至恐惧的情绪,麦斯基表现的比所有人都更传神。其所传达的感情容量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那仿佛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沉重叹息!这份历史感在其他大提琴家的演奏中是很难找到的。而在艰深的华彩乐段里,麦斯基的“自我表现”听得人几乎毛发倒竖,弹性速度和滑音的应用充满想象力。整张唱片,那股深沉的悲剧力量,挥洒的激情、震撼人心的冲劲、奇诡的吸引力和鲜明的个性,足以横扫乐坛。

麦斯基的一切伟大特质在他演奏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那又滑又甜的音色,快意潇洒的无敌技巧,使他成为罗斯特罗波维奇后首席大提琴大师。他们师生二人在同一曲目中都披露了心底里无限的诗情画意。罗斯特罗波维奇在和卡拉扬合作的演奏中已经够放纵的了,而麦斯基的演奏更进一步浪漫到近乎“放荡”。这种洒脱、任性的漂亮身手,一气呵成完成了对作品中所有微妙细节的充分刻画,结果,成就了历史上最罗曼蒂克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录音。



最后更新[2012-5-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