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文章标题: 《语文味工作室向浩:《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上)》
     阅读次数:326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语文味工作室向浩:《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上)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上)

 

“语文味”工作室成员    向浩

 

 

时间:20107

地点:江苏连云港

主题:全国第二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获奖情况:全国第二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

 

(口哨响,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拉开本节课的帷幕……)

师: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齐点头)

师:上课!同学们好!(面带微笑鞠躬)

生:老师好!(鞠躬回礼)

师:同学们请坐!

师:老师想请问大家几个关于连云港的问题,如果你们知道答案的话,我想请你们自豪地、大声地齐声告诉我,可以吗?

生:(点头)可以。

师: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山叫什么山?

生:花果山(大声地微笑回答)

师:还要自豪点!第二个问题: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洞叫什么洞?

生:水帘洞(大声、自豪)

师:不错!那么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人是谁呢?

生:孙——悟——空(笑)

师:在我的心中啊,最有名的是——咱们七(七)班的同学!你看全国的人都认识你们!你们比章鱼哥,还要有名啊!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唐代的名人!他的名字叫柳宗元。(出示柳宗元图片)

师:看到柳宗元,觉得他怎么样?(请一生回答)

1:非常有诗意!

师:非常有诗意!有气质是吧!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师:前一段时间我在上网的时候通过百度搜索了一下“柳宗元”三个字,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表格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

生:好!

(屏幕显示柳宗元简历)

师:(念)柳宗元简历,柳宗元,中文名:柳宗元。英文名:Liuzongyuan!(仿小沈阳语气,生笑)他的别名柳柳州,柳河东。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就是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出生日期:公元773年;去世日期:公元8191128日;主要荣誉:后人尊他为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成就有: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宗元集》《柳河东集》。《永州八记》文笔优美,引人入胜!咱们今天就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小石潭记》!

(师写课题“小石潭记”)

师:前几天,咱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读一读这篇课文,主要是想听听大家能否将字音、节奏读准。今天读书我们换一种方式,由大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你想读哪一段你就站起来读哪一段,因为我相信咱们连云港的同学是有这一份魄力和胆识的!第一段,谁来读?

(生2举手)

师:我特喜欢你!来!

(该生朗诵第一段)

师:我很喜欢你读书的那个语调,有点拖曳感!如果把逗号和句号读得更明显一些,效果就会更好!了不起!很好!第二段,谁来读?

(生3举手)

师:好!来!

(该生朗诵第二、三段)

师:这位同学很好啊!他可能特别喜欢读书,连续把两个自然段给大家读完了,请坐!声音更响亮点会更好些!注音和节奏基本上是准确的!其岸势 / 犬牙差互,再读一下!

3:其岸势 / 犬牙差互

师:非常好!请坐!第四段,谁来?

(生4举手)

师:来,谢谢!

(该生朗诵第四段)

师:你读书的时候吐字非常清晰!非常好!请坐!字音和节奏也非常准确!最后一段,谁来?(环顾四周,边走边说)我随便点一位,好吗?(走到一女生前)来,你来,好吗?

(生5朗诵最后一段)

师:你读得这么好,为什么不举手呢?幸好被我发现了,不然太可惜了,是吧?读得不错!同学们的读音和节奏都非常准确,说明我们预习得非常到位!说明大家学习非常认真,老师给你们鞠躬!(向学生深深鞠一躬)

(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柳宗元在写《小石潭记》的时候,重点给我们描述了小石潭以及小石潭周围的哪一些景物呢?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举手!

(生6举手)

6:柳宗元重点描写了小石潭的水,石、游鱼和周围的树木等景物。

师:我记住了你说话的内容,(一边复述一边画图板书)水、还有石,还有小石潭中的鱼,还有小石潭岸边的树,对吧?还有吗?

6:没有了!

师:请坐,很好!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谁来?(环顾四周)你来!

7:还有山!

师:小石潭周围的山是吧!嗯,请坐!还有吗?(板书:山)大家看一看,还写了小石潭西南的什么景物?发现没有?

8:有小溪!

师:还写了小石潭西南的小溪!(板书:小溪)写完小溪后他马上顺带着写了小溪的什么?

8:写了小溪的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师:岸!对不对?很好!坐下!

(板书:岸)

师:大家再仔细看一看文章,还没有进入小石潭的时候他看到了小石潭的什么?诶,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发现了!

9:竹子算不算呀?

师:当然算,怎么会不算呢!(板书:竹)还写了小石潭的竹。还有吗?来!你说!

10:还有水声。

师:水声也是写水,对吧!实际上,他在最后的时候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环境!

(板书:环境)

师:同学们,小石潭的这一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告诉我!如果你们能够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告诉我的话那就太好了!(微笑)下面呢,就请大家看书,在文章中找出,凡是能够描写这些景物的语句来!然后同桌之间可以讨论思考一下:这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开始!

(生看书,讨论思考,师巡视指导)

师:好!谁第一个来说一说!(点名一生回答)来!你来,没关系!(另一生举手)那让让她先来好不好?你想概括什么景物的特点呢?

11:我想概括的是水声的特点。

师:水有什么特点呢?

11:书上就给了一个词:如鸣佩环,把它概括一下就是清脆悦耳!

师:这个词语非常好!清脆悦耳,把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该生朗读)

师: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就是隔着竹子,我就听到了水声,像玉环相撞的声音一样,我心里很开心!

师:说得非常好!水声清脆悦耳!好!那么其它景物还有什么特点呢?谁继续来说一说?好,你来!

12:小溪是斗折蛇行的!

师:你想说什么景物?

12:小溪!

师:小溪是吧!小溪有什么特点呢?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师:我很喜欢你这种读书方法,善于借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景物的特点!这在修辞学里面叫什么——引用!很聪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师:“斗”,什么意思?

12:像北斗星那样!

师:非常好!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呢?

12:像蛇爬行那样!

师:很聪明,一下就学会了!好,这句话的意思给大家说一下!潭西南而望……

12:潭西南而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蜿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

师:潭西南而望,应该理解为——向潭的西南——

12:望去!

师: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好,请坐!刚才这位同学概括了小溪的特点是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巧借了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非常好!那么,还有其它景物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一说?

13:我想说的景物是:小石潭旁边的青树翠蔓,文中用的话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如果用我的话来说是青翠欲滴,藤萝摇曳!

师:再说一下最后两个词语!

13:青翠欲滴,藤萝摇曳!

师:这个词语美不美?

(生齐点头)

师:非常美,把这句话的意思给大家说一下!

13: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扬!

师:藤wàn(蔓),在文中读青树翠(màn)蔓,当它跟“藤”连在一起的时候,我翻过词典,读“wàn”,变化一下,好吗?多音字!——说得特别好,特别是两个词语,非常优美!那么我们看一看,除了小溪、水声、以及树,还有其它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比如石、鱼、岸、环境等等,谁来说一说?

14:就是池底的石头呢是多姿多态的!

师:多姿多态!挺好的!哪个句子看出来的?

14:从排比句“为池、为屿、为堪、为岩”。

师: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14:像池一样、像屿一样、像堪一样、像岩一样!

师:前面那几句话你懂吗?“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14:有一点不明白!

师:没关系!你说到哪个地方不明白我告诉你!

14:我先翻译一下:潭底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卷石底以出,这句话不明白!

师:咱们学文言文可以借助注解知道吗?看注解!

14: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师:明白了吗?借助注解,读文言文你就会读懂!——后面一句话我告诉你:这个池、屿、嵁、岩、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些特定名词,可以不翻译,什么意思呢?就是成为池、屿、嵁、岩等形状。明白了吗?谢谢你,请坐!

(师坐到黑板前,指着池的板书)

师:这个同学概括出了池的特点是多姿多态,还有没有其它可以形容池的词语啊!例如——

15:千姿百态,怪石嶙峋!

师:你太厉害了!你词汇怎么这么丰富啊!好!我们再看一看小溪的岸有什么特点?

16:小溪的岸是参差不齐的!

师:参差不齐是吧?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16:从“其岸势犬牙差互”看出来!

师:我问你一个词语的意思好吗?

16:好!

师:“犬牙”什么意思?

16:像狗的牙齿一样!

(向全体同学)

师:你们记清楚了吗?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像狗的牙齿一样!听明白了吗?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跟大家说一下!

16: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

师:谁啊?老师吗?

(同学们笑)

师:对,前面的主语要加进去,它的岸势!再说一遍!

16:它的岸势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

师:非常好,请坐。(指着黑板)——那么小石潭的鱼有什么特点?鱼!谁来说一说?

17:文中其实没有怎么描述鱼,要是我就是想说这个鱼特别调皮!

师:特别调皮,是吧!

17:是,因为他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像跟游者在玩那样!

师: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跟大家说一下么?

17:(不情愿)还要翻译啊?

师:(呵呵笑)咱们不是翻译,咱们说一说它的意思,方便理解嘛!好不好,说一下吧!

17:它一点也不动,呆呆的样子,忽然就向远方游过去了,来来往往,非常轻快又敏捷!

师:一定要说,你看一看,前面你说不知道借助注解,你现在说知道借助注解了,这是一个收获哦!

(该生不住点头)

师:请坐,很好啊!写出了鱼的调皮,如果用一个四字词,你再说一下!

17:如果用四字词的话,调皮的近义词就是——顽皮可爱!

师:很好啊!顽皮可爱,活泼可爱,都可以!(指向黑板)同学们,小石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生18举手)

18:可以用文中的三个词来描述,第一个词是“寂寥无人”,第二个词是“凄神寒骨”,第三个词是“悄创幽邃”。

师:你明白这三个词的意思吗?

18:哦,明白。

师:给大家说一下。

18:“寂寥无人”的意思就是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凄神寒骨”的意思就是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悄创幽邃”就是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师:我想请问你,“凄神寒骨”的“凄”是什么意思?

18:“凄”就是凄凉的意思。

师:我告诉大家,这个地方非常特殊,它的意思是“使……感到凄凉”,记住了吗?“寒”呢?

18:使……感到寒冷!

师:你瞧多么聪明的孩子,一学就会!是不是?“使……感到寒气透骨”,太了不起了,请坐!咱们来看一看,“竹”呢,文中写竹的地方好像不多哦!如果你能概括出它的特点来的话,那你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了!——诶,那位女同学!来!

19:我觉得“竹”的特点就是密密麻麻,枝繁叶茂!我从“伐竹取道”看出来,说明竹子长得密密麻麻,如果不把竹子砍伐的话,就没法通过了!

师:大家说有没有道理,这是一位思维非常缜密的孩子。考虑问题非常细致。——“密密麻麻”我好像不大认同,一般颗状或点状的用“密密麻麻”,但是后面的“茂茂密密”,可不可以?可以吧!茂密,挺好!——刚才很多同学概括了这些景物的特点(指着板书),我觉得咱们还没有把“水”的特点概括尽,刚才我们只是概括了水的清脆悦耳——水声!那么水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

20:清澈见底。

师:清澈见底,声音大一点,让全体同学都听得见!

(生大声重复)


最后更新[2012-5-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