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在为最佳男演员马斯·米克尔森颁奖。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仅仅时隔4年,奥地利导演米夏埃尔·哈内克执导的影片再度问鼎最高大奖——金棕榈,创造了戛纳历史上同一导演获得最高大奖间隔时间最短的纪录。
与四年前获奖的《白丝带》相比,本届的获奖作品《爱》在主题和影像风格上有着细微差异。前者以黑白的影像,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德国乡村的故事,通过多个家庭内部与外部的纠缠,表现了战争前夕人的内心变异,冷峻呈现了仇恨的积聚和形成过程。本次获奖的《爱》则是以彩色的影像,聚焦一对老夫妇晚年的关系,讲述的是在妻子中风后,年已八旬的退休音乐教师的爱情面临的疾病考验。新作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沉实冷峻的风格,是导演以电影的形式对老年和疾病进行的思考。
70岁的米夏埃尔·哈内克是当代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其多部名作虽曾引起巨大争议,但每部作品都是公认的“重磅炸弹”。
病态社会的锋利手术刀
在米夏埃尔·哈内克的电影中,仇恨与病态是其内容的重要关键词,而冷峻的电影叙述,则犹如锋利的手术刀和精准的病理诊断报告。
早在2002年,英国著名的《音与画》杂志邀请多位大导演开列自己心中10部伟大电影,米夏埃尔·哈内克开列的5部电影是《索多玛120天》、《精神病患者》、《镜子》、《泯灭天使》和《蚀》,前两部是对极端罪恶惊心动魄的展示,后三部则是对内心世界的省察凝思。可以说,这些影响了哈内克电影表达的作品,恰也是他自己作品的追求和基本风格。
极度冷静,是哈内克电影语言的基本形态。从内容到形式,他的作品多关注当下社会的病态格局,而叙述的近乎冷漠的无情,又让其作品镜头犹如锋利手术刀。
而在具体呈现时,其早期的《第七大陆》和稍晚的《隐藏摄像机》都有大量人体的局部大特写。前者有着大段的女主角配眼镜细节,充满银幕的瞳孔、上下眼皮、布满血丝的眼白等等,配以旁白,就像在做身体的透视和病理检查。而在《钢琴教师》结尾,个性怪异的女教师经过性虐和自虐的寻找后,无法平复对另类刺激生活的追寻,极度的失落和嫉妒中,将匕首插进自己胸口才悄然离场。
在“冰川三部曲”中,导演关注的是现代生活的“感情冰川”,探寻冷漠和敌视如何成为人们的普遍状态。其第一部《第七大陆》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一个本该平静幸福的家庭的自杀悲剧。影片以不断重复的场景和行为细节,呈现此家庭循规蹈矩的日常。这是欧洲中产阶级家庭的典型格局——事业有成的爸爸、妈妈和形象姣好的女儿。一切都在正常的节律中电影以三年的时间为小标题,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让观众看到死水一潭中的内在巨变,某个普通日子,爸爸买来钳子、榔头、锯子等尖利工具,此前妈妈也以看病为由积攒了大量安眠药,于是一家人将自己彻底封闭,把簇新的衣服撕成碎片,精美的装修、家具、电脑全部砸烂,让女儿先喝下掺了毒的牛奶,夫妻俩也分别吃下大剂量安眠药,一个外人看来美好的家庭就这样突然毁灭了。究竟是什么力量摧毁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幸福?整个悲剧看不见凶手,只看到现代生活的单调重复,人的隔膜对立,精神麻木空虚。没有答案,只有深思。
揭示历史黑暗探寻仇恨渊源
直面生活的残酷真相,让哈内克的电影本身呈现着惊人的残酷特质。这个集编导于一身的电影作者,以在电影中擅长营造惊心动魄的场景著称。
在1992年首次自编自导的影片《班尼的录像》中,血腥的录像带成为电影的中心意象——名叫班尼的男孩嗜好杀戮,从虐杀动物到杀害一个女孩,并将其拍摄下来津津有味地把玩。在后来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隐藏的摄影机》中,导演再次显示了对“录像带”的“情有独钟”——一对颇有成就的法国夫妻,不断收到一盒盒录影带,随着录影的悬疑频频出现,这对夫妻也不断加剧内心不安,慢慢揭示的是从家庭到社会的种族纷争。围绕录像带,是不堪回首的心灵挣扎史,充满血腥和看不见的冷暴力。
2009年的金棕榈获奖影片《白丝带》,更是对历史仇恨的一次深刻的追根寻源。电影围绕一战前夜某德国山村发生的一连串零星出现的暴力事件——医生骑马回家被拴在树上的细绳绊倒险些丧命;农夫大儿子毁坏男爵家的菜地,只是为个人的宣泄;男爵的儿子被虐打,是报复其对农夫妻子之死的漠不关心;两个男孩嫉妒男爵儿子有笛子,不惜将其推入池塘。美丽飘逸的白丝带在片中却是耻辱的标志,信奉路德教的牧师对孩子严苛管教,在鞭笞做错事的孩子后,还要将白丝带缠在他们手臂上以时时提醒罪错。花样百出的仇恨细节,单个看起来似乎无足轻重,它们组成一个巨大的场,让人看到一种可怕历史的必然来临。
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以主题深刻,叙述冷峻著称的米夏埃尔·哈内克,奉献了一部关注老年爱情的电影。让观众在习惯了他近乎冷酷的风格后,窥见到一丝人间温情。换个角度看,也许可以说,巨大冷漠的表象背后,肯定潜藏着深刻的温情。
第65届戛纳电影节 主要奖项获奖名单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爱》(奥地利导演米夏埃尔·哈内克)
评委会大奖:《现实》(意大利导演马泰奥·加罗内)
评审团奖:《折翼天使》(又译《让天使来承担》)(英国导演肯·罗奇)
最佳导演奖:《柳暗花明》(又译《黑暗后的光芒》)(墨西哥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
最佳编剧奖:克里斯蒂安·蒙久(《山之外》,罗马尼亚)
最佳男演员奖:丹麦演员马斯·米克尔森(《捕猎》,丹麦导演托马斯·温特贝尔)
最佳女演员奖:罗马尼亚演员克里斯蒂娜·弗卢图尔和科斯米纳·斯特拉坦(《山之外》,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久)
最佳短片金棕榈奖:《沉默》(又译《静默》,土耳其导演列赞·耶希尔巴什)
金摄影机奖:《南方的野兽》(美国导演本·蔡特林)
“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奖:《露西娅之后》(墨西哥导演米歇尔·佛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