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无用之大用: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
     阅读次数:132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用之大用: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

 

哲学家总是自嘲自己的工作是“无用之大用”。其实,在宽泛的意义上,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属于无用之大用的范畴。

 

何谓无用之大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巴士底狱中曾经感慨说:是这两个人消灭了法国!这两个人一个叫伏尔泰,一个叫卢梭,都是哲学家。路易十六这句话的隐含之义是: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第二个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人想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处理日本问题,于是设立了国家项目,资助一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去做研究,结果她并没有写出对策性研究这样的实用性文献,而是写了一本叫做《菊与刀》的文化人类学著作,从非常抽象的角度研究日本的国民性。这当然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有趣的是,美国政府也没什么不满,找人对这本书进行了再研究,得出一个很有用的结论:天皇制度暂时不能废除。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研究看似不能得出立竿见影的结果,但其影响和效果却可能是至为深远的。

 

我们能从人文学科这里指望什么呢?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会说:“打开!”——打开你的视野,打开你既定的思维模式,打开各种思考的可能性,从教条的、沉闷的、僵化的意识形态中复苏,重新用一种充满好奇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

 

清华大学老校长 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在各所大学能看到许许多多以名人冠名的大楼,但是能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学术人才的培育和扶植上的,还不够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着眼于立竿见影的大楼,而是为培育可遇不可求的大师而默默奉献,恰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视野与胸怀。

 

大约200年前,德国哲人康德曾经说过:“我们的责任不是制作书本,而是制作人格;我们要赢得的不是战役与疆土,而是我们行为间的秩序与安宁。真正的大师杰作是一个合宜的生活方式。”打造一个合宜的生活方式,这是真正的大师杰作,是每一个伟大文明的终极目的。

 

(作者:周 濂:《 光明日报 》, 2012010916 版。)

 


最后更新[2012-6-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