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2003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出处:李伦琰 编辑      阅读次数:296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3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

核分人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卷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文言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记叙文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12  12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①《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鸟”有关的完整语句:                        

                               

③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春风”有关的完整语句:             

                                

④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沙漠”有关的完整语句:                       

                                       

        

得分

评卷人

  

 

327  58分)

 

文言文(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代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文章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曹刿的话回答)(2分)

  答:                                                           

4、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______________

②衣食所安,弗敢    专:______________

③公将              鼓: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说明文(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死海之变

①死海没有死,它是活的。这当然不是说,死海真的充满着生命,而是说,死海在变。死海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地质变化。

②死海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交界处。死海的水面,大约在海平面以下390米。海水的含盐度很高,约为一般海水的9倍;在如此高盐度中,几乎不能有任何生物生存。“死海”就以此得名。它为什么会含有那么多盐呢?这是因为,约旦河持续不断地将含有盐分的少量河水向它输入,而水分却通过蒸发而丧失着,这样,盐分就增高了。死海海水原来是分层的,原因也在这里。

③科学家盖特说,数百年来,从约旦河来的新鲜河水,不断地流进死海,形成含盐较少的死海上层。死海的深度约320米,上层占40米左右。在当地极度干热的夏季,流进死海的水量与蒸发掉的水量大致相等。这样,死海水体就得以保持分层状态;至少在人力开始对它施加干预以前,死海是稳定的、分层的。

④最近几十年,约旦河水不断地被引去供农业和工业之用。这样就使死海上层的水开始蒸发而变薄;而且,上层的含盐度也逐渐地接近下层。1975年,盖特预言,两层海水将会混合起来。有一批国际研究人员对这一变化进行了考察,到19792月,他们证实,这种变化果真发生了。

⑤但最突出的变化还在于,原先存在于死海海水中的硫化氢,现在消失了。由于硫化氢的存在,过去曾把在死海中沐浴与普通“硫矿泉沐浴”一般看待,是用来治病的。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盐的沉积增多,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生产地。

⑥约旦河流进死海的河水,预计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增多。这使得研究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死海的地质变化并试图改变其现状。例如,以色列的设计师们正在筹划建造一条沟通死海和地中海的运河。这项计划若得以实现,死海将重新得到含盐量较少的水流输入,从而有可能恢复历史上的分层结构。两个海的水位之差,还可用于发电。这说明:凭借人类的力量,即使像死海这样的自然物,也是可以改造的。

                                                               (选文有改动)

8、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分)

合 (             划(     

9、死海得名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死海发生巨大地质变化的具体原因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并用着重号标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的赐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议论文(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暇;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祖国和人民。“                                ”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④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⑤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代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⑥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融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⑧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工人就为国家和人民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           ;作为军人,就应            ;作为科学家,就应               ;作为学生,就应           

⑨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选文有改动)

1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6、将文章第①段横线上可填写的诗句写在下面。(2分)

答:                           

17、文章第④⑤两段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2分)

18、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2分)

答:                                      

                                                                           

19、将文章第⑧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答:作为农民,应                          

作为军人,就应                          

作为科学家,就应                         

作为学生,就应                           

得分

评卷人

  

 

 

记叙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西奥先生身材修长,面庞削瘦,两鬓斑白。他生性温和,平日里沉默寡言。研究学术问题,他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而对日常生活的(suǒ)______碎小事,却不甚了了。

②坎福特大学需要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上百人申请这个空缺位置,西奥也递上了申请书。最后只有西奥等15人获得面试的机会。坎福特大学地处一个小镇上,周围只有一家旅馆,由于住客骤增,单人房间只好两人同住。和西奥同住的是一位年轻人,叫亚当斯,足足比西奥年轻20岁。亚当斯自信心很强,且有一副洪亮的嗓音,旅店里时常可以听到他朗朗的笑声。显而易见,这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③校长及评选小组对所有的候选人进行了一次面试。筛选后只剩下西奥和亚当斯两人了,小组对聘请谁犹豫不决,只好让他俩在大学礼堂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后,再行决定。演讲题目为“古代苏门的文明史”,演讲时间定于三天之后。

④在这三天里,西奥寸步不离房间,废(qǐn)___忘食,日夜赶写讲稿。而亚当斯不见有任何动静——酒吧间里依旧传出他的笑声。每天他很晚才回来,一边问西奥的讲稿进展情况,一边叙述自己在弹子房、剧院和音乐厅的开心事。

⑤到了演讲那天,大家来到礼堂,西奥和亚当斯分别在台上就坐。直到此时,西奥才发现自己的用打字机打好的讲稿不知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真是惊恐万状。

⑥校长宣布,演讲按姓名字母排列先后进行。亚当斯首先出场。情绪颓丧的西奥抬头注视着亚当斯——只见他神态从容地从口袋里掏出讲稿,对着教授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连西奥也暗自承认他有超人的口才。亚当斯演讲完毕,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亚当斯鞠了一躬,脸上现出微笑,回到座位上去。

⑦轮到西奥了。他情绪非常不好。要讲的内容都在稿子上,要另开新路是不可能了。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惟有用低沉而疲乏的声音,逐字逐句重复亚当斯刚才演讲的内容。等他讲完坐下来时,会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下掌声了。

⑧校长及全体评选小组成员退出会场,去讨论聘任哪位候选人。礼堂内的人仿佛对决定的结果早已有了数。

⑨亚当斯向西奥擦过身来,用手拍了拍他的背,微笑着说道:“厄运呀,老兄,没办法,两者只选其一。”

⑩校长及小组成员回来了。“诸位先生,”校长说,“我们做出了选择——聘任西奥先生!”

11)所有的听众都惊呆了。

12)校长继续说:“让我把讨论的情况向诸位介绍一下。亚当斯先生口才过人,知识渊博,我们大家都很钦佩,我本人也为之感动。但是,请不要忘了,亚当斯先生是拿着稿子作演讲的。而西奥先生却凭着记忆力,把前者演讲的内容一字不漏地重复一遍。当然,在这以前,他不可能看过那份讲稿的一字一句,我们缺的那项工作,正需要有这样天赋的人!”

    (13)大家陆续走出了会场。校长走到西奥面前,见西奥脸上露着惊喜交集、不知所措的神情,便握着他的手,说道:“祝贺您,西奥先生。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咱这儿工作,可要留点儿神,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

20、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分)

①(suǒ)      碎    ②废(qǐn)____忘食

21、第②段加点字的词“只好”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2、你认为亚当斯的演讲稿是自己写的还是窃取西奥的?从亚当斯和西奥的行为中找出依据。(4分)

答:                                                                 

                                                                     

                                                                      

23、文章第⑨段中亚当斯对西奥所说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2分)

答:                                 

24、亚当斯听到校长宣布的结果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请通过合理的想象加以简要描写。(不超过40字)(3分)

25、第⒀段中划线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26、文章通过亚当斯和西奥的竞选,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答:                                                                 

27、假如你周围也有西奥这样的人,你会给他什么忠告(不同于文章中较长的提醒)?请写在下面。(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第三部分(2750分)

28、作文(50分)

  在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和事物使我们感动。同时,我们的一些行为也可能感动别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最后更新[2004-3-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