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点评:童宝玉的这个学案很有个性,优点也很多。不过,这种课偶尔讲一讲是可以的,常讲就不行;因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但是语文课不能经常地讲成文化课。语文味教学曾被称为“文化语文”,可是,语文味的课只有一个环节是文化。我还是建议工作室成员先把语文味教学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掌握好。)
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
学科 语文
模块 中国文化导 学 案
撰写:童宝玉 校审:涂杰棠
【课 题】 走进桃花 1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说中国古代桃花意象。
2. 能理解“人面桃花”的意象。
3. 多角度解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 多角度解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情感。
【知识链接】
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桃花
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桃花节盛会。桃花是中国传统的
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艳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
【预习导学】
1. 举例说说中国古代桃花意象。
2. 简单赏析崔护《题都城南庄》并背诵这首诗。
3. 说说中外爱情观的不同。
4. 多角度解读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情感。
【学习内容】
一:预习情况反馈
1. 举例说说中国古代桃花意象。
2. 抽查背诵诗歌的情况。
二: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 中国爱情观是怎样的?请至少举一个例子谈谈这种爱情观。(不求面面俱到,可侧重于某一方面)
2. 外国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请举一个例子谈谈这种爱情观。可以是小说、电影、电视等媒体中出现的爱
情。(不求面面俱到,可侧重于某一方面)
三:问题解决
多角度解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情感?
四:课外作业
根据你对《题都城南庄》的理解,把它改为一篇带抒情性质的记叙文。字数在50到200字之间。
【学生学习小结】(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