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王岳川:中国古典舞的沦落与再造》
出处:王岳川的博客      阅读次数:98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岳川:中国古典舞的沦落与再造

中国古典舞的沦落与再造

(2009-03-03 )
 

每次在电视歌舞节目上看到声嘶力竭的歌者被众舞者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就对中国舞蹈的地位发出深长喟叹。今天,舞蹈和舞者在现代媒体中变得更加无奈———舞本来是充满原始能量的,今天裸舞却被用得最滥,伴舞用得最世俗,变脸变性的舞者最无奈。舞蹈本来是文化与一切艺术的母体,但今天它却无视文化而缺乏文化了,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以“伴舞”为名的次等文化形象。这无疑是舞蹈地位的文化错置,也是舞蹈生态的一种文化缺失。

舞蹈是原始生命的激荡。先民之所以要舞,因为他征服了自然,获得了生命伟力而快乐无比;他要表现勇猛,只有征服了野兽才能生存下去;他感受到满天星斗运行和日出月落的宇宙神秘,要表现这份神秘;同伴或首领牺牲了,使得他对死亡表示深切的敬畏;他还要感受天地广袤无垠和无言独化。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原始舞蹈的神秘感和生命本能对天的一种敬畏。但这一切还是发生于自然,没有经过太多的规范,没有经过精英文化的提升。

古代乐舞在礼乐文化中开始驯服,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汉舞泱泱大国气象与个体生命的冲撞与礼崩乐坏之间的关系怎样表达?其次,在魏晋时期,“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舞蹈动势怎样表达?唐宋时期,辉煌壮丽的盛唐气象,百人千人的乐舞和舞者个体生命感和孤独感如何表达?到了明清,舞者更多地回归民间意绪,舞蹈衰落又承接出蓬勃的民间舞蹈。再往后,西方现代性修改了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舞蹈编码。

现代舞关系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奥斯威辛之后为什么写诗是野蛮的?我同样要问:奥斯威辛之后舞者是不是也是野蛮的?为什么中国看世界的时候发现,世界变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从古典的优美、理想、形而上和壮丽、辉煌退回到了卑琐、阴暗、本能和迷茫,甚至是歌颂死亡?就在于,当几百万犹太人赤身裸体被希特勒送进了毒气室的时候,他们仰头,他们呼唤:上帝在不在?但上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不出场,于是艺术家再也不相信上帝了,艺术家再也不相信上帝带来的光了,艺术家再也不相信上帝的光带来的舞者那种蓬勃向上的挣脱地球吸引力的芭蕾舞了。他们仅仅想表达自己内心那份痛苦、那份绝望,于是现代舞中所有的情绪恶心的现象、肉体躯体的现象、所有精神痉挛现象,似乎都可以理解了。

但是,人类仅仅绝望就是希望吗?当然不是。全球化语境中,中国艺术精神应该成为人类的积极因素参与国际文化大循环。

中国“古典舞”从传统舞蹈中提取典型性的舞蹈和戏曲动态形式,运用西方芭蕾的形体训练方法,形成一种全新的具有国际性审美经验的当代舞蹈类型。但是不难看到,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古典舞遭遇到了双重困境。一方面是它的古典的氛围,它的历史和它的传统,一言以蔽之,它的陆地文明已经越去越远了,我们终于被海洋文明所取代。这时该怎样面对我们的舞蹈古典性?于是,古典舞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用了芭蕾舞的形体训练,一方面用了我们传统舞蹈的一些符号和动作。这样做有两种可能,如果做得好就是成功的“中西融合”;如果做得不好,就变成了两张皮。在舞蹈界一直反思到底是“土芭蕾”还是“老戏曲”的问题。

中国古典舞该怎么走?应该创造一种新古典舞,因为中国舞蹈再也不仅仅是回到原生态,而应该有一种真正的东方创新意识。在这种创新中,中国离不开西方,中国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的古典舞,而是应该吸收西方最先进的舞蹈训练,包括声光、伴奏、舞蹈、布景、诗意等的统一,注重抒情、写意、象征等抽象表现型古典舞的东方韵味。中国古典舞神韵将古典舞的言说带入了一种更为深邃的文化风格语境,正在承担着文化形象重新塑造的重任。中国舞应该是人类和谐的声音,中国古典舞应该是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和谐的欢乐颂。


最后更新[2012-7-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