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郎朗——“他不是在弹钢琴,他就是钢琴”》
     阅读次数:186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郎朗——“他不是在弹钢琴,他就是钢琴”

“他不是在弹钢琴,他就是钢琴”
——访旅美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

■文/本报驻联合国记者张松

    
郎朗和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马泽尔(中)和行政总监梅塔在一起

     新闻提示

    10月16日至29日,由世界著名指挥家罗林·马泽尔担任音乐总监的纽约爱乐乐团将开始其新的亚洲巡回演出,其访问的中国城市包括北京、香港和澳门。纽约爱乐乐团成立于1842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也是美国五大顶级交响乐团之一。在10月6日纽约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该团行政总监查林·梅塔喜形于色地介绍了加盟此次演出的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日前,记者在纽约专访了这位传奇的钢琴神童。

    “他就是钢琴”

    10月6日,下了几场雨的纽约街头已经颇有些秋意,但气势恢宏的林肯中心爱佛丽·费雪大厅2738个座位仍然坐满了观众。拉赫玛尼洛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激情四溢的旋律让见多识广的纽约人激动不已。随着最后一个音符从指尖滑过,年仅20岁的郎朗、年已72岁的指挥马泽尔、建团160年的纽约爱乐乐团都在瞬间凝固了。旋即,全场沸腾起来,观众们以长达10分钟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的心情。和记者一同欣赏演出的纽约一家华文媒体的资深评论家说,他在林肯中心听这支曲子已不下10次,数郎朗和马泽尔的这次合作最为精彩,尤其是郎朗在演奏时极富观赏性的肢体语言,更是让本已激动人心的旋律美不胜收。“他不是在弹钢琴,他本身就是钢琴。”

     3岁练琴4岁拜师

    有人说,天才和勤奋是成为艺术家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而要成为艺术大师,有时候天分的作用甚至要更重一点。郎朗虽然还没成为钢琴大师,但他17年的钢琴生涯却颇有些传奇色彩。1982年,郎朗出生在中国沈阳一个普通家庭。郎朗的祖父是位音乐教师,而父亲郎国任则是文艺兵出身,曾是部队的专业二胡演员,退休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受家庭浓厚音乐氛围的影响,郎朗从两三岁就开始听中西音乐。让家人惊讶的是,小郎朗居然对钢琴、小提琴等西式乐器非常“过电”,并能随着舞而蹈之。三岁那年,郎国任将一台崭新的“星海”钢琴请进了家门,想让孩子从这个“乐器之王”那里找找感觉。郎朗对记者说,虽然当时他个头还没钢琴高,甚至连琴凳都坐不上,但立刻就对这台能发出优美音乐的大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后每天一两小时的训练课,年幼的郎朗乐此不疲。4岁那年,郎朗开始师从沈阳音乐学院朱雅芬教授学习钢琴。一年后,年仅5岁的郎朗获首届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

    住了5年筒子楼

    9岁那年,为了陪郎朗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郎国任毅然辞职。在丰台区白纸坊一间没有厕所和厨房的筒子楼里,父子俩一住就是5年,而这期间,郎朗的母亲一个人在沈阳工作,支撑着这个家庭。用郎国任的话说,郎朗在北京上学的那几年里,他和妻子是“有夫妻之名,无家庭之实”。幸运的是,中央音乐学院赵屏国教授对郎朗的钢琴天赋极为看重,并收其为弟子。每天,郎国任骑着自行车带孩子上午去上文化课,下午去学琴。为了多了解钢琴知识,郎国任不顾音乐学院有些人的冷落,每节课都站在郎朗教室外“偷听”,下课后回到家,父子俩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讨论老师教的课。

    郎朗后来回忆说,那5年多时间对他来说是清贫而辛苦的,但却为他后来钢琴水平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酷爱钢琴的郎朗来说,每天8小时的残酷训练对他来说并不是折磨。9岁时,郎朗就可以熟练弹奏难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10岁时,郎朗拿下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郎国任自豪地说,郎朗可能是迄今为止拿下这一难度极高的曲目年纪最轻的钢琴家。后来,著名指挥家马泽尔曾问过郎朗的钢琴基础是哪里打下的,听说郎朗是在中国学琴之后,马泽尔表示难以置信。

    天才少年崭露头角

    1994年,年仅12岁的郎朗获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1995年,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在日本举行,13岁的郎朗以行云流水般的技巧弹奏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征服了全体评委并获得冠军。1996年7月,在中国钢琴家殷承宗的帮助下,郎朗得以在纽约斯坦威音乐厅举办了音乐会,演奏了肖邦全套24首练习曲。这年夏天,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宣告成立,在有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的首场音乐会上,郎朗担任了唯一的钢琴独奏。世界的眼光开始投射到这位中国少年身上。

    赴美深造技艺精进

    就在这时,郎朗收到大洋彼岸的一封信。美国著名的柯蒂斯音乐学院院长、钢琴大师葛拉夫曼在信中说,听过郎朗在日本比赛的录音之后,非常希望他能去那里学习。1997年,郎朗以全优的面试成绩进入该学院学习,葛拉夫曼对郎朗在面试中的表现极为赞赏,并亲自收这位中国少年为徒。

    柯蒂斯音乐学院坐落在美国东北部名城费城,全校学生只有150名,全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钢琴天才少年,而郎朗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也是该校最年轻的学生之一。郎朗说,当初之所以选择来这里,除了看重该校的名声之外,也是被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厚的学习条件所吸引。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和租房费用,还允许不满16岁学生的一位家长来校陪护。在这里,郎朗一面学习各项音乐课程,一面进入当地高中上文化课。除了钢琴技艺日渐成熟之外,郎朗也从这里迈出了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第一步。进入该校3个月之后,郎朗与美国著名的文体经纪公司IMG签下了代理协议。该公司旗下的体育巨星包括拳王阿里、高尔夫球星泰格·伍兹和网球名将桑普拉斯,郎朗和钢琴大师帕尔曼等一起,是该公司极少数签约钢琴家之一。此后,年仅十五、六岁的郎朗陆续获得了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等大型乐团的合作机会。郎朗说,与这些高水平乐团的合作,对他钢琴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替补演出一举成名

    1999年8月14日是郎朗终生难忘的日子。美国芝加哥拉威尼音乐节的明星音乐会在这一天举行。这场长达5小时之久的音乐盛典邀请了5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加盟演出。年轻的郎朗被列为钢琴家安德列瓦茨的替补。历史上有许多钢琴大师抓住了替补演出的机会一举成名。尽管郎朗当时已经小有名气,但晚会的音乐总监、艺术大师斯特恩还是提前几天将他召到芝加哥,让郎朗试弹一下。没想到这一弹就是两个多小时,斯特恩让郎朗“从古典弹到浪漫,再弹到印象”,这时助手从门外走进来轻声问斯特恩外面的排练还要不要进行,郎朗才知道美国“五大”之一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已经在排练大厅等了很久。演出前一天,安德列瓦茨因病退出,经纪人给远在费城的郎朗打电话说:“想和‘芝交’合作吗?马上飞过来。”

    开场前,斯特恩亲自向观众们介绍郎朗。他说:“你们将从今天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郎朗没有让大师失望,他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以及著名指挥大师安森巴赫合作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令在场3万名观众沸腾起来,雷鸣般的掌声环绕全场,久久不停。《芝加哥论坛报》对本场演出给予了极度赞赏,称“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令人称奇的是,次日凌晨1点,参加演出的艺术家们在一起聚会时,郎朗应邀又独奏一曲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郎朗已经两年多没弹过,但兴奋不已的他竟然在艺术大师们的注视之下熟练地完成了长达70分钟的表演,《芝加哥日报》在报道此事时称之为“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与世界一流乐团陆续签订了演出合同,打开了他的职业音乐演奏生涯。

    乐坛掀起“郎朗旋风”

    1999年至今,郎朗与美国“五大”以及全球大部分一流交响乐团合作,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巡回演出,并迅速在国际乐坛上掀起一股“郎朗旋风”。上个音乐季,郎朗的演出场次是130场,而从2002年开始的本音乐年度,郎朗的签约场次已达145场左右,而郎朗的演出日程现在已经排到了2006年。其演出场次之多,合作乐队层次之高,已使郎朗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职业钢琴家之一。

    去年以来,郎朗与世界著名的录音公司美国泰拉克公司合作,推出了两张CD,并在美国古典音乐作品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IMG和泰拉克公司还专门为郎朗制作了个人网站(www.langlang.com)。今年初,美国有名的青少年杂志《少年人》(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

    2001年6月,郎朗回到中国,与指挥大师萨瓦利什执棒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在人民大会堂的“百年庆典”音乐会上,成功地演奏了门德尔松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萨大师在接受采访时称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姓名命名的伯恩斯坦大奖在德国汉堡举行。这项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的第一位,也是今年唯一一位得主就是郎朗。伯恩斯坦的女儿在颁奖时动情地说:“如果我的父亲伯恩斯坦还活在世上的话,他将会跟郎朗彻夜谈话,第二天早上,他将会是全世界最高兴、最幸福的人。”

    和已故钢琴大师霍洛维茨一样,郎朗在演奏中常常选择很多高难曲目,除了霍洛维茨之外,几乎没有钢琴家敢同时选择这么多高难度的曲目。此外,郎朗演奏时自信大气,激情澎湃,对音乐的理解力也非常深刻,已经显露大师风范。有人甚至预言,依目前的势头,今年仅20岁的郎朗可望成为继霍洛维茨之后世界钢琴界又一位领军人物。郎朗说,这也是他的理想之一。巧合的是,今年9月,一位收藏家将霍洛维茨生前所用的1912年产斯坦威钢琴赠给了郎朗。

    愿做音乐民间大使

    在谈到将来的理想时,郎朗说,他要用自己的钢琴将中国文化、中国音乐介绍给全世界。作为第一步,郎朗已经和旅美华人作曲家谭盾合作,计划明年在全球30个城市的演出中推出谭盾的8首《家乡素描》,而谭盾也将专门为其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郎朗的另一个愿望,就是做一个音乐民间大使,用自己的琴声架起全世界人们沟通的桥梁。

    1997年,当时仅15岁的郎朗曾在上海举办过独奏音乐会并获得很大成功。郎朗说,尽管演出日程很紧,但他还是很希望再次到上海演出,“争取明年吧”。

    (本报纽约10月14日专电)  


来源:《文汇报》 2002年10月15日

最后更新[2012-7-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