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博平
身处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民族大义、大是大非需要抉择,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爱国呢?《上海支部生活》第14期刊登朱博平的文章,对爱国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揭丑”就是卖国吗?面对国家、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直面”还是“回避”,是“揭露”还是“粉饰”,这考验着我们的理智和理性。比如,日前,因无钱交纳4万元超生罚款,陕西安康一妇女遭强制引产7个月大婴儿,这件被政府和民众指责为严重违纪的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因为接受德国媒体采访,竟被当地某些人骂为“卖国贼”。以“爱国”的名义讳疾忌医,只会亵渎爱国情怀。
那么,“愤青”式的怨天尤人是爱国吗?一些“愤青”一听说周边国家挑起事端,就群情激昂,喊打喊杀,好像这就是爱国。但是,如果出于理性的躬省,就不难发现,“胜百姓苦,败百姓苦”,战争的代价永远是惨重的,而且当代国际上的绝大多数冲突并没有到非兵戎相见不可的地步,是完全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和途径协商解决的。
爱国是一种态度,更需见诸实际行动。当前我们很多人谈论爱国时,言之凿凿,豪气冲天,而在实际行动中却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善于把爱国情感具体的落实到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原则上。很多时候,爱国只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上恪守国格和人格的底线,只是要求我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