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紫砂壶的选壶、养壶方法》
     阅读次数:198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紫砂壶的选壶、养壶方法

紫砂壶的养壶方法
时间:2012-7-5 文章来源:原创

      紫砂壶的养护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的一套方法。有人专门为砂壶的养护设计了养壶刷、养壶笔,甚至还有人设计了养壶机。在笔者所能见剑或看到的紫砂壶藏养使用者中,对如何养壶也是自有一番见解和方法。笔者认为养壶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壶专用。一壶事一茶
     因紫砂赤特殊的胎体结构(双气孔结构、分子以鳞片方式排列),而能够吸附茶汤中茶浸出物(紫砂壶茶具的吸水率为1.6%-7.05%),促使胎体发生变化,并能够散发所泡之茶的气味。玻璃、瓷质、不锈钢等材质的壶因其胎质致密而不透气,难以使茶汤长时间的保持优良品质。爱壶善饮人士。获得砂壶经过“开壶”保养、去除砂壶土腥气之后,用几类茶试壶。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最后决定此壶泡哪种茶,尔后一直不变,做到“专壶专用”。平时泡茶依茶择壶,“一壶事一茶”,严格区分,泡茶品味。
2.用棉质细布茶巾擦拭壶体
      在泡茶的过程中,用棉质的带有所泡茶汤的湿茶巾对壶体进行擦拭,可有效地促使茶壶变得干净整洁.微量茶汤的滋养,能够促使茶壶胎质发生变化。在用壶巾擦拭之时,需要谨慎为之,不可过度猛擦。对有些“工”有缺陷的“流涎”造型的壶,要注意及时擦拭清理壶流下部的茶汤。以免长期因保养不善造成壶整体“包浆”的缺陷。对壶身的壶流、壶把转接处,壶盖的内口外沿、壶钮等转接处要细心擦拭,这些“偏僻处”容易被忽视,长期以往,容易积垢,会影响茶壶的整体养护效果。
3.及时清理茶渣。保持壶内清洁
      紫砂壶因其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以及严密的造型,能够推迟茶汤变馒的时间,对茶汤中氧气的保有时间远远长于其他茶具。为了使茶壶能够多吸收茶汁,常有人不清理或迟清理茶渣,认为可“积累茶山”,加快养壶效果。其实,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茶锈”还是要清理的,因为“茶水在久置后会氧化生出褐色的茶锈,其中含有镉、铅、汞等有害物质,附着在茶具内壁上,长期饮用含有茶垢的茶水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每次饮泡完茶汤后,要及时清理茶渣.壶内的茶锈可定期用棉质的纱布用力蹭擦除去,但不可使用洗涤剂。清理完茶渣之后。要把壶盖和壶体分开放置于通风干燥之处,不可盖住盖子保存,否则易生霉菌;放置在有异味的橱柜等地方也不可。假若旧壶长期不用,闪保养不当壶内发霉、生有菌斑等时,当用洗涤剂仔细清洗,也可按照开壶之法养护;放在窑中进行二次烧制也可以,但存风险,茶人壶友当慎为之。
4.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泡茶之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五日要有干燥休息的时间,这样壶体有吸附茶汁的条件,有助于改善壶胎泥质结构。有的壶,长期的使用过程能使胎体泥质变的更好,更适宜发茶性,甚至有的壶原来渗茶的小缺陷,在长期茶汁的滋养下而消失。有些段泥壶。有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吐黑”现象,可问用间停。能逐渐减轻此现象。干燥的壶体,尤其是胎质较为疏松的壶体,冲入开水之后,因其特有的双气孔结构的胎质,能听到开水滋润壶胎的滋滋声,随开水泡出的茶叶浸出物对改良壶胎十分有益。
5.不要接触油脂类物质,时常用手摩挲把玩
      紫砂壶一旦沾染到油脂。就容易发出“贼光”,易养出带有花斑的壶。壶体的内外均不可沾染到油脂。每次茶事活动,都需净手弄茶,一是使茶免受异味污染;二是茶壶能得到良好的保养。在喝茶的过程中,用洁净的手对砂壶摩挲、把玩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手分泌的体液对于紫砂陶。甚至于竹、木头、牙、角、玉等材质均有良效,这已被诸多玩家所证实,但现在无法通过仪器分析检验出来。一般而论,新壶初始养护使用的第一年,壶体外观色泽会有较多改观,泥色会比原色沉静,盖与壶口之间会更密合,通转舒畅。从第二年开始到第五年之间,茶垢会使壶壁内外色调一致。壶基本上已脱尽燥气,渐显雅光,益茶性明显。五年之后,壶的感官变化极为缓慢,很难在十年、二十年间有大的突破。但壶的光泽却更雅致如玉,有温润之光泽,以案头清供,则愈发彰显其沉静之美。
6.养壶不要刻意而为之
      壶经养护彰显美韵,本来就是喝茶休闲或以茶修身养心活动的一个副产品。假若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茶也不喝,一心想得壶之“包浆”而“玩物丧志”,那就背离了养壶的意义。顺其自然地喝茶、养壶,才是茶人壶友积极生活、投身世事地践行茶之道与壶之道。
7.依茶择壶,使茶性与壶性相得益彰
     不同茶类的茶性相差很大,因此,冲泡各类茶的方法、水温、冲泡时间、茶具选用、饮用方法等等也各有差别。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借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说明了泡好一壶茶必须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现在茶艺之中讲究“茶、水、器、火、境、技艺”的和谐一致。用泉水、紫砂壶泡好一壶茶成为“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之说的典范。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是产于宜兴丁蜀的紫砂矿土。它是一种矿石,从矿源地采掘出的紫砂矿石俗称生泥.要经过风化、摊晒除杂、配料、粉碎、陈腐、练泥等一系列的加工变化,经过检验合格之后,至少要放置六个月才能作为制作壶的原料。紫砂泥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各大类泥料又有细小的分类,且各类泥料之问又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搭配、混合。澄练成各种泥色和泥质的制壶原料。通过制壶者的艺术创作,而制茶人壶友们发现同样是紫砂壶,因其材质的差异,胎质致密程度的差异.身筒、口盖造型的差异,古壶与今壶的差异等等泡制不同的茶,滋味和香气差别很大.这也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对茶性与壶性如何相合的探索.笔者相信.随着茶文化和紫砂壶文化研究的深入,一定会有评茶师、思想家、美学家、设计师、配泥师、制壶师等等文化人共同参与制作紫砂壶。那是一把专门为某茶餐身定做的散发着哲思与美的紫砂壶。虽然,目前这是一个较为前沿的研究课题。但已经有不少茶与壶文化研究实践者进行总结,随着研究的深入,茶性与壶性的理论必将在新时期为茶文化与紫砂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紫砂壶的养护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数百年的收藏历史,紫砂壶已经深深融入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紫砂壶是有灵性的。因此,收藏紫砂壶不仅仅是买一把好的壶,养壶也是紫砂壶收藏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养壶的过程更是散发着浓浓的中华文化的气息。

  开壶的程序
  
  一把新出炉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因此新壶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做“开壶”。开壶的方法有多种,各行家的方法不尽相同,方正紫砂的金方正介绍了他开壶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用白水煮至少一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壶身分开,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这一步可以藉热胀冷缩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第二步,用老豆腐煮至少一个小时。这个步骤叫做去火气。目的是为了褪掉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第三步,用甘蔗嫩头煮至少一个小时。第四步,用茶叶煮至少一个小时。完成这四个步骤后,紫砂壶才可以正式开始使用。

  养壶的原则

  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宜兴的制壶工艺师董俊峰强调“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真是养壶如养性。而一把养好的壶,也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君子,端庄稳重。

  行家都知道,养壶最重要的是泥料,好的泥料养出来的壶肯定会很漂亮的,反而言之,泥料不好,花再多的心血,壶还是老样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有了泥料好的先天条件还是不够的,好的壶也是“养”出来的。有收藏者将新买回的紫砂壶往陈列柜里一摆,或者往箱子里一装就算完成任务。殊不知,如此“藏”壶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新购回的壶,必须用心去养,然后再存放。

  那么怎么“养”壶呢?方法当然也是五花八门,不过总体原则是差不多的。董俊峰介绍了他的养壶的几个原则: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原则;切忌油污接触原则;用茶汁滋润壶表原则;适度擦刷原则;用毕清理晾干原则;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具体说来,养壶要注意几个细节:在养壶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尤其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在冲泡的过程中,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紫砂壶泡一段时间要有“休息”的时间,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让整个壶身(中间有气孔结构)彻底干燥。

  常见误区提醒

  董俊峰还就使用紫砂壶的几个常见误区提供了一些建议。

  首先,泡养紫砂壶,切不可心急,更不能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擦,以免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

  其次,喝完茶后,茶壶要倒空洗净,最好不要留茶叶。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而且不卫生,对身体不利。

  泡茶最好多把壶轮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

 

紫砂壶养护之道:多玩多交流

 

作者:   来源:紫砂网    2012-02-01 14:28:43

 

[导读] 好紫砂壶也需要保养。使用新壶之初,应先用茶汤煮一番,这样既可除去土味,还可以使壶得到滋养,煮后的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阴干就可使用。
-

    好紫砂壶也需要保养。使用新壶之初,应先用茶汤煮一番,这样既可除去土味,还可以使壶得到滋养,煮后的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阴干就可使用。正确的养壶方法:

紫砂壶养护之道:多玩多交流

紫砂壶养护之道:多玩多交流

    (一)、泡茶之前先冲淋热水,泡茶之前,宜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内外,可兼具去霉、消毒与暖壶三种功效。

(二)、趁热擦拭壶身泡茶时,因水温极高,茶壶本身的毛细孔会略微扩张,水气会呈现在茶壶表面。此时,可用一条干净的细棉巾,分别在倒出茶汤后的间隙,分几次把整个壶身拭遍,这样即可利用热水的温度,使壶身变得更加亮润。

    (三)、泡茶时,勿将茶壶浸入水中,有些人在泡茶时,习惯在茶船内倒入沸水,以达到保温的功效。其实这对养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在壶身留下不均匀的色泽。

    (四)、每次泡完茶后,应倒掉茶渣,用热水冲去残留在壶身的茶汤,以保持壶里壶外的清洁。

    (五)、壶内勿浸置茶汤。泡完茶后,务必把茶渣和茶汤都倒掉,用热水冲淋壶里壶外,然后倒掉水分。应保持壶内干爽,绝对不可积存湿气,如此养出来的紫砂壶,才能发出自然的光泽(俗称包浆).

    (六)、把茶壶冲淋干净后,应打开壶盖,放在通风易干之处,等到完全阴干后再妥善收存。

    (七)、绝对不能用洗碗精或化学洗洁剂刷洗紫砂壶,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将壶内已吸收的茶味洗掉,甚至会刷掉茶壶外表的包浆,所以应绝对避免。

    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点,表现出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所以说,好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明人周高起说:"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人手可鉴。"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

 

新紫砂壶保养方法
时间:2012-7-5 文章来源:原创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和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蕴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高,可塑性大,烧制温度在1150℃左右。紫砂茶具的色泽,是利用紫金泥色泽和质地差别,如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经过澄、洗,再进行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泽。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明代时大彬壶,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的孟臣壶,清代陈鸣远制的鸣远壶,以及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的曼生壶,还有当代顾景舟制的紫砂壶,堪称紫砂壶中的瑰宝,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紫砂茶壶的保养,俗称养壶,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感。养壶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小心使用,保持壶的完整。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项

开壶

新壶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这个过程就叫开壶。开壶也有好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

  1. 用白水煮至少一个小时。具体方法是将壶盖与壶身分开,放入凉水锅中,将锅置于炉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热至沸腾。1小时后关火。这一步可以藉热胀冷缩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
  2. 将白水煮过的壶与一块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个小时。这个步骤叫做去火气,目的是为了褪掉制壶时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
  3. 将壶与一段嫩甘蔗头,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个小时
  4. 将壶与茶叶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至少一个小时。
    完成上面四个步骤后,紫砂壶才可以正式开始使用。

养壶

新壶经过开壶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养壶的过程。相对于开壶,养壶的过程更加漫长,需要很好的耐心。
一定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养壶,而不是在养壶的过程中品茶。
养壶如养性。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
养壶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究其宗旨,基本原则都是一样的,不外乎以下六点:

  1. 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2. 切忌油污接触
  3. 用茶汁滋润壶表
  4. 适度擦刷
  5. 用毕清理晾干
  6. 让壶有休息的时间
    具体说来,要注意几个细节:在养壶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尤其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在冲泡的过程中,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影响紫砂壶的品相;紫砂壶泡一段时间要有“休息”的时间,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让整个壶身(中间有气孔结构)彻底干燥。

常见误区

  1. 切忌心急,养护是个漫长能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决不能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等擦拭紫砂壶,这样做会损伤壶的表面,使壶失去自然光泽、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
  2. 切忌剩茶,有些养壶的人,认为饮生的茶汁留在壶里有助于壶的养成,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紫砂壶确实有隔夜不馊的特点,但隔夜茶会有陈汤味,对紫砂壶损害很大!而且不卫生,对身体不利。
  3. 有些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壶,这是绝对错误的!一定要做到饮什么茶用什么壶,必须严加区别,不能混淆。养好一把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用壶之人有一个好的习惯,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壶,否则是养不出来的。也就是: 好泥料的壶+好的养壶方法=一把好壶。

 

选购紫砂壶的小技巧
时间:2012-7-7 文章来源:原创

      近年来茶艺风行,紫砂壶被誉为“火的艺术”,是茶具首选。紫砂壶不仅造型精巧美观,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用以泡茶,还能较好地还原出茶叶的色香味,使茶汤的口感更为醇厚协调。然对于初入门者来说,如何选购一把适用的紫砂壶,也颇为困惑,既担心高价买到质次的壶,又要担心买来的壶不适合所泡的茶叶品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现将一些选壶看壶的小技巧介绍如下:
      选壶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在不具备专业的收藏鉴赏知识之前,不必盲目地去追求名家制作的壶,切勿以价格来作为参照标准。只要是一把适用于自己的好壶,同样也可欣赏到艺术之美,享受到品茶的意趣。
      一:挑壶型。由于壶的容量大小及造型各异,适合冲泡的茶叶类型也不同,应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适用的壶。一般来说,泡乌龙茶,壶以小巧为美;若是泡普洱茶,壶就要相应大些;身高口小的壶,比较适合泡红茶;壶身扁矮、壶口较大的壶,就更适合泡绿茶。
      二:听壶质。壶在烧制时工艺不同,在硬度上也有区别。辨别方法是,用盖钮轻轻敲击壶身,或把壶平放在手掌上,另一手以食指轻弹壶身,若声音铿锵悦耳,表明火度适中;若声音混沌低闷,表明火度稍嫌不足;若声音清脆高亮,表明火候稍过或者在泥料中加有玻璃水。不过,究竟是声音清脆的壶好还是声音低哑的壶好,并无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声音铿锵的壶,适合冲泡香气高扬、滋味甘鲜的茶叶;声音较为混浊低哑的壶,适合冲泡发酵较重、香味醇厚持久的茶叶。
      三:看壶态。一把好壶,应该是外观温润细腻,具有自然光泽,线条流畅,拿上手分量匀称,没有前轻后重,或者前重后轻这样的怪异手感。壶的内壁,闻起来无任何刺鼻的异杂味。除了造型特殊的壶外,将壶除盖后倒置在水平的平板上面,壶嘴、壶口、壶把三者必须成一直线。壶盖与壶口的间隙不能太大太松,壶嘴、壶把、壶钮不应有歪斜的现象,衔接处没有裂纹和残损。如果壶身上有刻字或装饰物,要自然美观,与壶身结合完美。
      四:试出水。把壶放在水盆中,若壶不呈倾斜状飘浮,说明壶的重心良好。在壶中注满水,以手指按住壶嘴,然后将壶翻转,若壶的密闭性好,壶盖不会掉下来;反之,以手指按住壶盖上的气孔,壶也倒不出水。松开手指,壶的出水要顺畅有力,水束凝聚不散,壶嘴没有滴沥。如果能将壶里的水倾倒得滴水不剩,说明壶的出水性能非常好。
      符合以上几点,又适合自己所用,就是一把好的紫砂壶。

 


最后更新[2012-8-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