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高中教案
文章标题: 《河南禹州赵海亭来稿:《铸剑》教学设计(获奖)》
     阅读次数:270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南禹州赵海亭来稿:《铸剑》教学设计(获奖)

 

河南禹州市二高  赵海亭

《铸剑》教学设计

(获得2011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

《铸剑》教学设计

【课标·教材·学情】

语文版高中第一册(必修)第三单元主题为成长如蜕 《铸剑》是本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鲁迅以故事新编的形式对古籍所载三王冢的故事进行了大胆丰富的创造加工,从中表达了对专制暴政的强烈愤恨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批判,力主反抗和复仇,同时希望唤醒国民改造国民性。研读这样的经典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铲除邪恶扶弱济困的正义感和献身精神,使浩然正气”“阳刚之气扎根学生心底。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成长道路上的挫折和痛苦,更好地自强自立。对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有很重要的作用。像这样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应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开始,并适时地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人格人品,从而加深理解领悟。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人物形象。黑色人冰与火的性格特点,鲜明强烈的爱憎情感,理解小说的主题:对专制暴政的强烈愤恨,力主反抗和复仇。眉间尺的优柔、莽撞果断坚决成熟的成长历程,理解成长如蜕的主题:成长总是伴随着挫折和痛苦,没有痛苦永远长不大。

难点:怎样从小说中让学生体悟到作者一贯的对国民劣根性的批评,希望唤醒国民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内涵。现在的学生可能对那个时代有些陌生,对国民劣根性的认识很少。长期的封建专制暴政,愚民政策,闭关锁国导致国民奴性十足,麻木,愚昧,自欺欺人。不改变国民性,就难以改变中国社会现状。

【教学原则】深度钻研文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精心设计问题,紧扣文本探究。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逐层深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借鉴,适当点拨。

【课时】2课时

【布置预习】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及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最精彩的场面是什么?最巧妙的手法是什么?你有哪些难懂的句子?

【自主学习过程】

情趣悬念导入  请看《列异传》一段记载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合葬之,名曰三王冢。

请学生来概述这段文字,并说说其主题是什么?(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铸剑》就是鲁迅先生依据故事(神话、传说、史实)改编而成的,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人情感体验的新小说。这就是故事新编,即以古人说今事,或者以古事说今人。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先设问留悬念)

理清小说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略)

老师综合学生回答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小说的缘起,眉间尺决心报仇。

第二部分,小说的发展,眉间尺献头给黑色人。

第三部分,小说的高潮,黑色人杀死国王。

第四部分,小说的尾声,复仇后的情景。

课堂活动一  请同学们说说《铸剑》讲述了一个--------故事。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回答:

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眉间尺为父复仇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黑色人帮助眉间尺复仇同仇敌忾最终和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

讲述了荒诞离奇而又严肃深刻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昏庸愚昧麻木冷漠国民的故事。

讲述了一个嬉笑怒骂的故事。

……

课堂活动二  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理由是什么?

有学生会喜欢黑色人  理由可能会是更成熟,更坚决,更彻底,更机警,有智慧,干练,嫉恶如仇,善于复仇,对敌斗争经验丰富。

学生对于黑色人的其它性格特点可能还认识不清。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有人说,黑色人是剑之灵,是铸剑公的魂。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看书后指出,在48页(语文版高一第一册必修)第二段(要求学生诵读这段文字):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此段体现了剑的特点是火与冰,由极热到极冷。而黑色人也具有这种特点。文中对黑色人的肖像描写,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带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简直就是一把剑。在51页(语文版高一第一册必修)有关描述黑色人的说话声音,眼光,笑声中可以体验出黑色人的森冷和严酷。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书。感受黑色人的这一特点。

可是黑色人的热又体现在哪里呢?(学生讨论回答)体现在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不惜牺牲自己,只为复仇,铲除人间邪恶(原侠精神)。这些性格特点都从上述黑色人的对话中品味出来。可谓情如烈火。黑色人和剑都具有冰与火的特性。

哪些方面又体现了铸剑公的魂呢?(学生看书后指出)从51页(语文版高一第一册必修)的黑色人的对话中,可以细细阅读体味:哈哈!我一向认识你。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这些话语活脱脱是复仇之神的心声,黑色人就是一个复仇之神的化身,是被压迫被践踏者的代表。

至此,黑衣人的性格更加突出了。黑色人外表冷酷森严,黑衣人的性格必须如此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看书后,指出来,老师要求学生诵读这些文字)。

笑声即刻散布在杉树林中,深处随着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闪动,倏忽临近,听到咻咻的饿狼的喘息。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最先头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扑过来。他用青剑一挥,狼头便坠在地面的青苔上。别的狼们第一口撕尽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段描写用了象征手法,用了泼墨如水的笔法。显现了黑色人的生存环境很险恶,形势很险峻。饿狼象征了邪恶势力,比如国王,他们冷酷残忍嗜杀没有人性。黑色人的森冷严酷,即是嫉恶如仇,也是环境所逼。

教师此时插入时代背景的介绍。辛亥革命果实被篡夺,秋瑾、徐锡麟等被杀,袁世凯屠杀革命者,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到1926年的·一八惨案”……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的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构思的。在192748广州黄埔军校作的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中,鲁迅说:这几年在北京所得的经验,使自己对于一向所抱有的文学观,都渐渐地怀疑起来。北京政府开枪打杀学生、文禁严酷的时候,我想:文学这种东西是最无用者所为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只要讲几句话,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在压迫、虐待、杀戮,没有办法对付他们,这文学究竟有什么益处呢?提倡一种反抗与复仇的文学,振奋起人们的反抗力来。

《铸剑》的主题由此可见。(由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强调)反抗与复仇,血债血偿,武装斗争,有智慧的斗争。由题目《铸剑》及其主题,我们可以想到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进而体会鲁迅式的冷酷与热情和硬骨头精神以及原侠精神。鲁迅自己有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称赞: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这篇文章融入了鲁迅自己的影子和情感。(此谓知人论世

有学生会喜欢眉间尺。学生回答的理由是:开始眉间尺优柔、莽撞、懦弱到后来的坚决果断到最后的成熟,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成长如蜕。这样说,虽然准确但是不一定算是深入探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眉间尺必须要献出头颅和青剑吗?

学生阅读后,找出根据。戏鼠情节,母亲的话;遇到国王莽撞,缺少策略和方法,不能对付干瘪脸少年;黑色人的话(我知道你背着雄剑,要给你的父亲报仇,我也知道你报不成。……”),眉间尺自己的话(唉唉,母亲的叹息是无怪的。);金鼎里两头相斗,眉间尺败落。这些都表明眉间尺自己难以完成复仇大业,必须有人帮助。而献出头颅和青剑无疑体现了黑色人的高超智慧,既能接近国王又能麻痹国王,轻松完成复仇大业。

眉间尺的形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联系本单元主题:成长如蜕,学生都可以回答)人的成长是伴随着痛苦和挫折的,没有痛苦和挫折,人是长不大的。

黑色人和眉间尺对比鲜明:(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概括) 

黑色人  深沉如海,深不可测,干练,机智,老辣;

眉间尺  清浅小溪,一眼看透,懦弱,莽撞,稚嫩。

活动三  你最憎恶的人是谁?理由是什么?

学生最憎恶的人物。

比如国王,理由是残忍,嗜杀,猜忌,专断,狡猾。

比如干瘪脸少年和闲人看客,让学生有感情地研读课本50页(语文版高一必修第一册)路旁的一切人们也都爬起来。干瘪脸的少年还扭住了眉间尺的衣领,不肯放手,说被他压坏了贵重的丹田……这段文字,使学生体悟闲人看客的无聊,以别人的出丑和尴尬为乐,愚昧,麻木,无知,自欺欺人。

关于国民劣根性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太了解,教师不妨指出,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愚民政策,闭关锁国,以天朝帝国自居,长期积弱不振,列强入侵百年战争中所受耻辱等等导致国民奴性十足,麻木,愚昧,无知,自欺欺人。鲁迅写小说就是为了揭出苦痛,以引起疗救者注意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一直是鲁迅作品的一贯主题。《铸剑》在荒诞离奇的情节中同样蕴含有这个严肃深刻的主题。

在文章的高潮部分,最优秀的和最邪恶的同归于尽了。在第四部分里,那些麻木,愚昧的庸常者成了主角,好像他们成了胜利者。鲁迅先生嬉笑怒骂无情讽刺。这也体现了鲁迅主张复仇又怀疑复仇的矛盾心理和对社会历史的深沉思考,也体现了唤醒民众,改造国民性的必要性。

活动四  说说小说的精妙手法。

1  讽刺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品悟下面几段文字。

这时满城都议论着国王的游山,仪仗,威严,自己得见国王的荣耀,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应该采作国民的模范等等,很像蜜蜂的排衙。

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丛中出现。几个义民很忠愤,咽着泪,怕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然而也无法可施。

此后是王后和许多王妃的车。百姓看她们,她们看百姓,但哭着。此后是大臣,太监,侏儒等辈,都装着哀戚的颜色。只是百姓已经不看他们,连行列也挤得乱七八糟,不成样子了。

这些文字都用讽刺手法。对国民的奴性,愚昧,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2  荒诞手法。

小说第三部分,人头在金鼎里唱歌游走鏖战的情节。

是作者的大胆虚构,虽然荒诞,但是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小说主题有很大作用。

3  白描手法。

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色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他并不言语,只向眉间尺冷冷地一笑,一面举手轻轻地一拨干瘪脸少年的下巴,并且看定了他的脸。

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经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

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

这几处文字极其简洁传神地勾画了黑色人的外貌举止。突出黑色人的特点:瘦,瘦得如铁。像把利剑。浑身上下,相貌衣着都青黑色,有一种冷酷严峻的巨大力量。

活动五  作业练习交流  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艺术手法(讽刺,荒诞,白描)对现实生活中丑陋现象(满口粗话、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排队乱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写一篇文章(此活动留在自习课上)

课外拓展

课外有兴趣的同学看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药》,了解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也可以看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鲁迅的《<呐喊>自序》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情感;看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了解作者反对无谓的牺牲,提倡智慧的有准备的斗争,了解作者对反动杀人者的无比痛恨和对无辜青年的无限同情。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铸剑》     

      反抗复仇            白描手法

      血债血偿            荒诞手法

      唤醒民众            讽刺手法

      改造国民性

【教学反思】《铸剑》这篇小说的主要价值在于鲁迅对故事(神话、传说、史实)进行新编以体现时代精神和深远意义。本教学设计把重点定为深入文本准确把握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文本主题——对专制暴政,力主反抗与复仇;难点为唤醒国民,改造国民劣根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见本教学设计第一段【课标·教材·学情】)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实施。并用情趣悬念法导入史载三王冢文字,暗含比较,巧妙地让学生领悟鲁迅《故事新编》的高妙。本教学设计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的新课标理念,师生紧密联系文本,联系作者,知人论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问题,注重了课文品读,注重了思考反省,注重了详略处理,学生懂的,不讲少讲,学生容易忽略的不懂的,教师要提醒学生思考讨论,也注重了读写的结合。教学效果很好。当然,教学是缺憾的艺术。本教学设计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迫于时间紧,没有让学生展开讨论难懂的句子等。课外拓展,虽然这个引导很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抓落实也有流于形式的嫌疑。

参考文献:

《诡奇、荒诞的背后:鲁迅的另一类小说-----<铸剑>及其他》,作者钱理群。

《荒诞又庄严的复仇正剧-----释鲁迅<铸剑>》,作者严家炎。

《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作者【日】丸尾常喜。

 


最后更新[2012-8-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