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河南省2003年中考试题》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河南   阅读次数:309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南省2003年中考试题

                         河南省2003年中考试题

                      (满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1部分

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6分)

1.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1)不食嗟(       )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2)植物合成了这些食物,大部分都用来组成躯体和贮(      )藏在种子或块根、块茎中。

3)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yín_______,坦荡如舐。

4)我们决定把小茅房修qì__________以下,给屋顶加点草

2.修改下面病句.(2)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句子.(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3)《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课内外均可,本试卷出现的及答其他题时用过的除外)

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2)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      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2)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10.(12)

                选择

      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象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哦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的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4.      第⑥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3)

5.      揣摩第④、⑨段中画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2)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已经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⑧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喻为“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3)

7.      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1-14.(10)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差错,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式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现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A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B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代替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1.为第①段的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连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是指替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2)

13.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4)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9(10)

                    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

      非典肆虐,世人震恐,但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了非典。

      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在研究非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忘掉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他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条件,及时公开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以供同行利用开发,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非典冠状病毒的了解速度之快,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科学家们自觉地结成了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这种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精神,不令人感动吗?

      党的十六大第有次提出的政治文明,在新一界领导人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在和非典的严峻斗争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公开的巨大力度,看到了政府的健康、自信和力量,这个变化在中国是具有震撼力的。虽然和非典的斗争是阶段性的,但这种政治进步的意义则是深远的,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动吗?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虔敬,想起了主动请缨为消灭非典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叶欣、邓练贤、梁世奎;想起他们“这里危险,让我来!”、“我是医生,我不怕!”等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语;想起了主动要求以身试毒的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他们是和平时期的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特别是在今天,当那些权势的附庸、拜金的奴才仍在物欲的泥淖中蠢蠢蠕动,奸商们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假制劣、哄抬物价、残害国人之时,抗非英雄的高风亮节,不更令人感动吗?

15.第②段中“忘掉诺贝尔”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本文所使用的两中主要论证方法,并各举一例.(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政治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3)

19.请你给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写上你最想说的话.(20字左右)(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文古诗,完成20-24.(12)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0-23.(8)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岁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B。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

   常着文章自娱,频示已志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D. 闻一言以自壮

   秋天漠漠向昏黑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写所见山之“高”、水之“大且深”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朝人,除“三苏”-----苏洵、_____、苏辙外,还有____(该空写出一人即可)等(2分)

2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           第三、四句表现了题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的特点.(1分)

(2)           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心境.(1分 )

(3)           “.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六作文.(40分)

欣赏有两个含义:一是享受美好的事物,品味其中的趣味;有是认为好,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陶冶情操,欣赏人世间一切挚情真意、美德善行,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可以让我们发现人世的美好,人生的美丽;欣赏自己,可以使自己的声户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用欣赏的眼光看自然与世情,看别人与自己,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大自然和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竟是那么是多。让我们掬一捧高山顶上的雪水,擦亮自己迷茫的眼睛,用不含一丝尘杂的目光,欣赏大自然,欣赏生活,欣赏身边的人和事,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

             1部分

.

1.(1)jiē     (2)zhù (3)     (4)(4)

2.(1)将“处心积虑”改为“呕心沥血”

(2)将前后两分句颠倒(2分)

3.(1)醉里挑灯看剑。(1分)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分)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愁。(1分)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分)

4.一抹温和的微笑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道歉是一朵花。(2分)

5.(1)晁盖      2)孙悟空

                   2部分

二.

6.外貌(或:神态、表情)   父亲渴望被儿子关爱(或;想和儿子住在一起。或:无奈、凄凉、痛苦。)(前一空1分,后一空2分,共3分)

7.(1)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

2)如果妻子真提出离婚,就答应她的要求(2分)

8.父亲给自己的感动   内心受到的感动很深、很强烈、不可抑制(或:父爱   父爱的博大深厚)(前一空1分,后一空2分,共3分)

9.(1)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

2)要为儿子捐献角膜(2分)

10略(2分)

三.(10分)

11.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或:很多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2分)

12.涂改液中的有害化学成分(或:涂改液中的有毒物质。或:涂改液中的卤代烃和苯系物。或:涂改液中的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对二甲苯等物质)(2分)

13.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2分)

   说明内容:涂改液的危害程度(“危害”1分,“程度”1分。共2分)

14.“逐渐”准确地说明了慢性中毒形象的消失经历了一个过程。“不同程度”准确地说明了不同牌号的涂改液中所含有毒物质的量的不同。(2分)

四.(10分)

15.忘掉金钱和荣誉(或:“不计专利,知识共享”)(2分)

16.忘掉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自觉结成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2分)

17.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例略)(2分)

18.抗击非典时期很多人和事让人感动(或: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非典)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精神   抗英雄的高风亮节(3  每空1分)

19略(1分)

五(12分)

20B2分)

21.太尉如果认为我可以教导就屈尊教导我,那就更是我的荣幸了(2分)

22.称颂韩琦,表明自己想得到韩琦的接见。(2分)

23.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后三人写出一人即可,(2分)

24.(1)清幽(或:情静、幽静)(1分)

2)欢悦(也可答“宁静”、“安详”、“空灵”,意思对即可。1分)

3)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有反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唱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着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回答即可。2分)

六.作文(略)


最后更新[2004-4-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