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每周一读(第二十四期)给教师的新建议》
出处:《教师自助式自主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组翠园初中部教务处    作者:郑杰   阅读次数:187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周一读(第二十四期)给教师的新建议

                      每周一读(第二十四期)

             《教师自助式自主培训模式的研究》课题组翠园初中部教务处

            2004年3月15

                           给教师的新建议

                                 郑杰

             在教师职场中追问一生

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一开始不太知道如何当好一个老师。他们发现,大学里学到的那么多理论,在一个个鲜活而迥异的学生面前。顿时显得黯然失色。理论居然如此苍白无力。于是,他们学习当老师主要不通过理性,而是在模仿。模仿身边的那些成熟的富有经验。再要拼命追忆过去求学生涯中出现过的自己的老师的那些模糊了的影子。干活迈入家伙司职场的新教师,“自我”往往被此刻周围的人们和过去影象中的人们的言与性掩埋。因而,他们称赞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浮上水面的过程,他们时时经常追问着自己:“如何才能当好老师”,是十分自然的事。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教师职场中“搏杀”了十年、数十年的“手”,也在常常无奈地说:“今天,我不知怎么当老师了”,或者悲哀地说:“我不知怎么上课了”。

不过,当我听到老师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时,我有一丝欣喜,因为,教师一切的作为职业的或是专业的发展,无疑起于对自我的一种追问,追问至少表明,教师无奈中期翼改变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时时主动索问自己、反思自己,而事实上在索问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及这个变化迅捷的时代中,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对学校教育和教师角色不断地产生的新需求。现在看来,一名好教师就一定是对外部世界、时代脉搏保持敏锐的人,只有与外部世界和时代脉搏主动保持着血肉联系的教师,才会与时俱进,终身发展,从而在教师“职场”上“保鲜”。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时时索问自身角色要求是教师行业的无奈。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现代化、市场经济、  WTO、互联网、全球化。现代社会,也许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成天忙于教书、管学生、批作业的教师,猛有抬头,发现这个世界简直都已经不认识了。更有甚于此的是,总有些“预言家”,经常地将“可能的”未来当成是“必然的”未来告知已经“手足无措”的教师。无端地加剧了教师的焦虑和恐慌。理论上说,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事业,理论上说,教师就应该有未来眼光并率先成为未来人,可事实上却根本做不到,一是因为谁能真正预测未来?有些预言家们的动机是值得怀疑的:二是因为当前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安排,使教师连追赶时代步伐尚且困难,更枉论“代表未来”。

教师不认识或不理解教育之外的世界,导致教师索问自身角色变迁的困难;加剧这一困难的是教育内部的变革,到今天也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且不说形形色色的五花八门的教学法和教学模式,也不说现代不得不在忙乱的乏反省能力的教师,或许照样怡然自得,以不变应万变。你搞你的改革,我抓我的升学,万变不离其宗,分数自然代表一切。

但毕竟,教师能主动索问自身角色的变迁,是教师行业的光荣。教书行业和所有的受人尊敬的行业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这些行业可以自省和自律。并且有能力自省和自律。不过,行业的自省和自律并不代表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人都有意识自省和自律,都具备了自省和自律的能力。我们身边有许多教师,虽然他们是教师,或许一辈子在当教师,却因为他们无力或放弃自省自律而成为平庸的人,而失去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

教师自觉地时时索问自己如何当老师,一方面是令人骄傲的职业能力,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是教师焦虑症的表现,这种焦虑症伤害了教师的生命质量,最终可能导致教师行业内的消极情绪,更可悲的是,可能使尚在时时自觉索问着的教师,放弃了努力。“万马齐暗究可哀”!

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看来并不在教师,也不在于外部世界变化的迅速。而在于,我们的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部门,教育听从并跟从于时代的脚步,这一角色规定了教育只能是“陈旧”和“落后”的代名词。也许会有那么一天,教育一方面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在观念、技术、思维方式上承担起领导时代潮流的任务,使教育术语和话语成为其他行业话语的主干,而不是如今天,用政治的、经济的、产业的、商业的、工程的甚至是军事的术语和话语来表达教育的独特规律。今天统罩教育的不仅是我们这个国家在艰难地走向现代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西方所谓“发达国家”的舶来品,一大批从事教育“进口贸易”的“专家学者”缺乏原创性的术语,和他们对教育“话语”的垄断权,使中国的、民族的、民间的教育表达失去了自然生成的空间和时间。

身处其间的教师,其终身学习,将不会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建构的愉悦的学习,而是哦被动的、适应性的、非选择性的和痛苦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将注定不可能是建设性的,注定是学不胜学的。因此,教师读自己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必须做出理性的思考。也就是使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更富有职业特征。

老师们,当你已经发出了心底里最真实的第一声寻问时,你是否做好了要一生不停地追问的准备?

“今天,我,如何当好老师?”

                    (连载三)

 

 

 


最后更新[2004-3-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