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刘禹轩:评非琴《梦幻人生》》
     阅读次数:163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禹轩:评非琴《梦幻人生》

真实 梦幻 人生

/刘禹轩

 

书名:《梦幻人生》

著者:李庆云  非琴

页数:670

字数:520千字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1 北京

这是一本很平凡的书,因为是凡人写的凡人小事。但又是一本很奇特的书,因为是生者和死者合写的.死者还在末尾写了一封信给生者,说了说自己死后的一段奇遇。而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真实、亲切、感人都是此前读的书所不曾有过的,因为作者是我的朋友,男的还是我的同学,我还一向是他的一个忠实的读者。这本书真实得就像我自己的存在,里面的情节一如我自己的经历,我为书中人流泪也就是为自己流泪;我不是在读这本书,而是生活在这本书里,一口气从头读到底,忘了吃,忘了睡,忘了我自己……

这本书是一个三部曲:首尾两部《浅蓝色的梦》和《梦晓时分》的作者是李庆云.中间一部《足迹》的作者是非琴。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和患难夫妻。妻庆云早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解放之初又带着工资到上海俄专(后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是一个双料和双语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最终在同济大学教授的岗位上退下来。非琴原名潘痴云,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但是命运使他成了一个俄苏文学翻译家,已出版的重要译作有《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新生活的光辉》(苏·布雅诺夫)、《普里什文散文选》、《玫瑰和雪》(巴乌斯托夫靳基)、《卡扎科夫散文选)、《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贵族之家》(俄·屠格涅夫)等,约五百万字。此外还有约五百万字的遗稿正在由庆云整理,她的心愿是能出一部《非琴译文全集》。非琴的译文多而精,在翻译界得到很高的评价,凡是爱读俄苏文学的中国读者都是熟知和不会忘记他的。他每有新译问世,总是从上海寄我一本。非琴一向身体健康,与烟酒无缘,每天坚持洗冷水浴,正在文学翻译的道路上纵马加鞭,万万没有想到天丧斯文,当他发现身体异常时竟已到了肺癌晚期,从检查到去世只有两个来月! 我听到噩耗较迟.当时怎么也难以相信,因而写了下面一首《水调歌头·悼非琴》:

千里思谋面,几度愧贻书。块垒借杯浇注,挥洒自裕如。屈子离骚寄恨,太史雄文抒愤,岂效哭穷途。北国神游处,择木尽高株。噩耗至,译星殒,正驰驱。司命天公安在?掷信欲号呼。斯疾斯人何染?而后而今谁与?搔首立踟蹰。欲作招魂赋,落纸尽泪珠。

我说命运使非琴成了翻译家,是因为他原来学的是国画,但环境和现实使他成了学生运动中的活跃分子,他出壁报,写文章,抨击国民党的残暴和腐朽.成了地下党员,并因上了黑名单于解放前夕转移到苏北解放区,南京解放后回来,在华东革大校刊编辑室工作.他积习难返,笔头“痒痒”,以当时室内闹不团结的现象为素材写了一篇小说《团结问题》发表在《文汇报》上,不料竟得罪了一位“对号入座”的对头.向领导进谗说他向非党报投稿是无组织无纪律,把他送到市委招待所“等待另行分配工作”。这一等就是一年多,后来他终于知道了送他来的理由是他有“精神病”。他到市委要求工作,被派到一个区去搞婚姻登记,事情不多,他就自学俄语,这又惹恼了领导。说他不安心工作,摆大学生架子。他受不了这种歧视,索性报考上海俄专学习俄文,但他的俄文水平已经超出毕业生的水平,他的处女译作《夜行的驿车》在二年级时就已在《译文》发表并得到广泛的注意和好评,约他译稿的杂志和出版社纷至沓来,正巧全校体检,发现他肺部有病,让他休学一年。这一年他的译文不断发表,他觉得复学已经毫无意义,于是就以专业翻译工作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翻译生涯。这在开始还可以,但是,他已因一年多招待所里的“等待”无处过组织生活和未交党费,被作为退党而失去了“党票”,现在又失去了“铁饭碗”,在此后越来越升级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中,他由“脱党”而“被党开除”而“苏修特务”(因他两口都和原上海俄专的俄籍教师有通信联系),总之,成了个失掉了政治生命”的恶鬼游魂,一个被社会开除了的“黑人”,尽管没有戴上地富反坏右的帽子。其处境之困难可想而知。从反右过来的作者和编辑都知道,一个人一旦戴上帽子,他(她)就被剥夺了发言权,更不要说发表权了。改革开放后有的青年人问我这个“过来人”:为什幺不改个名字呢?我只能说他们问得太天真了:当时各个刊物为了防止“坏人”钻空子,来稿一律要由所在单位的党委盖章。单是这一条,非琴即便翻译的是得过斯大林奖金的作品。也是没有哪个报刊会给他发表的。何况,非琴的性格又不许他译那些“马屁经”,他要翻译的是他引为同调的正直之作,如长达一百多万字的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生的故事》。他的第一篇小说《团结问题》既然已经给他造成了那么大的灾难,那就先不当作家而当翻译家吧,但翻译什么也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蔡元培在为《鲁迅全集》作序时谈及鲁迅的译文,认为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非琴也是这样。在译文没有出路时他还照样译笔不辍,而且更加勤奋.就可以说是借酒浇愁,不计后果了。

每一位有成就的男子后面都有一位崇高的女性,在非琴的后面就是庆云——一位美丽、善良、文弱而又坚强的妻子。她和非琴是俄专的同学。她在和他结婚之前就知道他在这个国度里和社会上完全没有安身立命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凭借;如果有,那就只能是她的小而宽阔,弱而强大的怀抱,因而她就张开她的双臂紧紧地拥抱了他.在几十年的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她为他遮挡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啊!为了两个人活下去,她们没要孩子,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因为庆云挣的每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每一个馒头都要掰成两半吃,不,都要掰成三半,因为除了丈夫以外,庆云还要养活一个极具天分却真的得了精神病的弟弟。非琴在改革开放之后靠翻译也挣了点稿费,加起来到了人民币四万元,但庆云一分钱也没舍得花,全部替他存了起来,因为她想的是:“他身体比我好得多,我一定‘走’在他前头,到时候剩下他一个人,又没有工作,叫他怎么办?”看,这是一颗多么真纯和深挚的爱心啊!但是,非琴竟先她而去,而且在两个月的治疗之后把这四万元又全部带走了。他们是无儿无女的“双孤老”,但他们的学生和中青年朋友是他们比任何一对父母所能拥有的更多的儿女.是他们和她们包办了“爸爸”的丧葬事宜并给只剩了孤身一人的“妈妈”以温暖和照顾.“人间尚有真情在,得此真情足矣!”庆云在书里说,“这就是我活下去的勇气。”是的,她活了下来,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和克制——克制回忆和睹物思人的痛苦——投入了非琴遗稿的整理,并且写出了《梦幻人生》三部曲的第三部《梦晓时分》。前此她已写好了第一部《淡蓝色的梦》,叙述了她一个孤女怎样通过作家庭教师、在中学兼课、在邮局兼差自供上了大学直到毕业;非琴则写了《足迹》,说他怎样在抗日战争初期从沦陷了的天津到“大后方”上“流亡中学”、中央大学、参加学生运动、地下入党、到解放区、重返南京。如果说这两部还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那么,第三部就是庆云以“未亡人”的身份把两枝合在一起,蘸着泪水把她和非琴的相识、恋爱、结婚、经风历雨、相濡以沫,直到非琴害病、住院、撒手人寰的经过写了出来。这一部的最后一章是庆云为亡夫代拟的《谢幕呓语——墓中致妻信》。非琴在这封信里说,他的荡荡游魂在离开躯体之后首先到了地狱,因为生前既在“另册”,那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是阎王爷查了生死簿,上面没有他,因为他是好人,应当到天堂去。他到天堂见了上帝,上帝却说他确实是好人,但他不是基督徒,不能留在天堂里,但丁的《神曲》正是这样写的。到哪里去呢?上帝提醒他去向马克思报到,因为共产党人都爱这样说。非琴找到马克思,马克思承认他比许多共产党员好得多,无奈在“组织人事档案的名单”的“备注”一栏里说他的组织关系尚未落实,那就只有希望他有朝一日再来补行报到了。在这里,庆云匠心独运,以“黑色幽默”结束了五十二万字的三部曲。但是,谁能理解这“幽默”中的沉痛?“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梦幻人生》一点也不荒唐。正如非琴在墓中对庆云说的:“这不是小说,除最后的‘呓语’外,全是纪实”。而“真实比杜撰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他还说:“人们在知晓大人物轰轰烈烈壮举的同时,也应了解一下小人物不屈不挠斗争的火花,毕竟人民中大人物只是少数,不是吗?”正是这样,我在开头说这是一部平凡的书,按说一个教授和一个翻译家似乎巳经够“不凡”了,但在那知识分子一律成了臭老九的年代,死一个“反动学术权成”不就和踩死一个蚂蚁一样平凡吗?至于因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而产生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栽赃诬陷、批倒批臭、自戕他杀、家破人亡,更像空气、阳光、狂风、暴雨、苍蝇、老鼠、布票,粮票一样平凡。唯其平凡,所以真实,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对比起来,让一些青年人听起来,却真的像《大人国小人国游记》一样荒唐了。

最后,除了平凡和奇特之外,我还要说《梦幻人生》是一部好人写的好书。就非琴来说,一个没有“组织”、没有“单位”的“黑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能够作出如此的成绩和贡献,不能不认为是一个奇迹。而凡是有着最普通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又对庆云有所了解的人,无不认为她是一个长相好、风度好、心眼好的女性,可以说集真善美于一身。她以柔弱的体质作出如此重大的奉献和牺牲,培养了这么多离校后一直想念着她的学生,在无儿无女又老年丧夫之后整理了几百万字的遗稿和写出了几十万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作品,我要说,一部真善美的夫妻二重奏:了解了这一切.谁能不对这位平凡而崇高、柔弱而坚强的女性肃然起敬呢?

非琴“走”了两年之后,庆云听了朋友和“儿女”们“入土为安”的劝告,在上海青浦福寿园置办了一块墓地,非琴的骨灰已经入土,而墓碑上已经把夫妻二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非琴和庆云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令人感泣! 作为他们的同学、朋友和读者,我敬祝非琴安息!敬祝庆云长寿! 并期待着和她的握手!


最后更新[2012-8-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