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那春风中摇曳的老橡树》
     阅读次数:112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那春风中摇曳的老橡树

那春风中摇曳的老橡树

■刘平清
  生命中,许多日子,不时闪过俄罗斯文学的影子。
  20年前,鄂西北的一个小镇。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跌入人生最黯淡的时期。
  一个偶然的机缘,已经在书橱里放了有些日子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列金》,走进了我的视野。夜深了,夜静了。合上书,我仿佛能够听到自己被拨动的心弦,发出轻轻的叹息声。我给译者,上海华东师大教授王智量先生写了封信。由此,生活翻开了另一页。一年多后,我走进了智量先生的书房,成为他的硕士研究生。
  整整两年时间,在智量师的指导下,我和同门学兄学弟遨游于俄罗斯文学的海洋中,感受着普希金的抒情、莱蒙托夫的沉思、果戈理的冷幽默、屠格涅夫的清丽缠绵、托尔斯泰的博大细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冷峻尖锐、契诃夫的淡淡忧伤,高尔基的昂扬炽热……达吉亚娜、娜塔莎,彼埃尔、安娜、皮却林、奥勃罗摩夫、罗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仿佛就活动在我的周围。
  只是读,撰写读书报告,随意写,然后自由讨论。智量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北大,是何其芳先生的学生。他总是鼓励我们把基础打牢些,并不提倡我们早写早发论文。那是1990年代初,一个老先生就带几个研究生,没有一定要在所谓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才毕业的压力。
  人生中,能够这样集中一段时间,暂别人世种种缠扰,朝夕沉醉于人类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现在想想,简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毕业后,我并没有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一个远离俄罗斯文学的领域,为了工作,不得不硬啃更实用的书籍: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等。许多时候,甚至想,如果那时,把读俄罗斯诗歌、小说的时间,用来学一门实用的专业多好。但是,也许是积习难改,每当从艰涩的专业书籍中走出时,我总爱从书橱里找出那些熟悉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来读。
  春夜,一个有月亮的都市的春夜。我似乎心有所动,走到书橱前,随手抽出《战争与和平》,翻开折页的第二卷第三部。
  那是1809年的春天,主人公安德来公爵经过一片原野,一棵折断了许久,依然带着伤痕的老橡树吸引了他的目光。这棵拒绝接受春天的蛊惑,不愿看到春天和太阳的老橡树,是这个隐居乡间消磨残年的中年男人内心的写照。但在住地,明亮的月光下,楼上窗口传来的一个年轻的姑娘爽朗的笑声,让他在归途上有了新的发现,那棵“苦闷”的老橡树突然间完全变样了:撑开帐幕般的多汁的暗绿色的枝叶,在夕阳的余晖下轻轻摆动着……安德来那颗经历过战场血与火的洗礼,经历过亡妻之痛,早已伤痕累累的心,突然间荡漾起一种春天独有的快乐和情新的感觉。
  这段文字,我读过不知道多少遍。抚摸着书页旁多年前随手写下的感想,我哀悼着自己流逝的青春。但老托尔斯泰那不朽的文字,仿佛一道清泉,注入并激活了我不再年轻的心。
  (刊于《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8日第14版)

最后更新[2012-8-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