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新闻中心
文章标题: 《深圳初中取消综合课程 恢复分科教学》
     阅读次数:234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圳初中取消综合课程 恢复分科教学

2012年 07月 11日   盐田网
 

记者昨天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取消综合课程《科学》及《历史与社会》,配发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教材。这是我市去年调整《科学》课程以来,再次进行的重大课程调整。

市教育局已在市教科院网站上公布了《关于深圳市初中综合课程设置的调整意见(深教〔2012〕321号)》。《意见》说,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在认真总结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初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我市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调整实施办法为:自2012年秋季起入学的七年级(即初一)新生,采用分科教学课程改革,配发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教材,按照《深圳市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深教〔2007〕305号)进行分科教学,不再配发初中综合课程教材。本届学生的中考方案具体内容以当年的考试说明为准。2012年秋季在校的八、九年级(即初二、初三)学生,参照《深圳市深化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指导意见》(深教〔2011〕388号)组织教学和考试,以保障我市初中课程改革工作的平稳过渡。

(记者 陈广琳)

 

 

 

深圳教育局:综合或分科都是课改 不是成败标志
2012-08-0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关专家表示不应看重是否符合教育部规定,而应立足深圳实际不搞一刀切

  今年7月初,市教育局宣布今秋入学的初一学生,取消综合课程“科学”及“历史与社会”,配发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教材,引起舆论哗然,有市民质疑深圳10多年课改向高考“举白旗”。昨天,市教育局援引国家教育部规定及全国仅浙江一省选择初中综合课程的情况,正式回应表示,此次调整符合国家推进课改的要求,“都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选择,不能简单作为课改成败的评判标准。”

  课程调整

  被疑向高考“举白旗”

  按照市教育局《关于深圳市初中综合课程设置的调整意见》的规定,自2012年秋季起入学的七年级(即初一)新生,采用分科教学课程改革,配发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教材,不再配发初中综合课程教材。

  此举立即在市民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改来改去,耗费了老师的青春。孩子也相当于改革的试验品。”不但不少家长抱怨,很多老师也并不“买账”。一位中学校长抱怨,消息来得突然,学校措手不及,“科学课老师一变四,调整起来非常头疼。”有人大代表曾表示,如果不进行分科教学,初中与高中在教材、教学衔接上存在严重问题,学生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薄弱,进入高中后学习困难,影响理科高考学科成绩。不少家长和老师们认为,为了高考分科应试,此举是在向高考“举白旗”。

关专家表示不应看重是否符合教育部规定,而应立足深圳实际不搞一刀切

  调整符合教育部规定

  仅与浙江一个省不同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初中课程选择的现实情况是,全国除浙江一个省选择初中综合课程以外,其它省份都是选择分科课程。

  据此,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初中阶段的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都是国家为推进课程改革而设置的课程,选择科学等综合课程或者选择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都符合国家推进初中课程改革的规定和要求,都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选择。“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的选择,不能成为评判一个省或市是否进行课改及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准或标志。”

  “深圳课改

  为全国创造研究样本”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在调整初中科学课程设置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继续以校本课程形式进行综合课程教学实践,并要求多途径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和中小学科学类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例如深圳中学开设选修课程,确保每个年级1000多名学生能够面对总数近400种的个性化课程选择,在全国课改中被誉为‘深中模式’;南山区育才中学开发145门校本课程,成为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校’之一;宝安‘京剧进校园’已经成为全国瞩目的文化现象……”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深圳中小学已经通过课改培育了很多办学特色项目,形成了中小学办学特色的百花园。目前全市有各种各类选修课程5000多门,有精品校本课程1000多门,有特色的地方课程20多门。“深圳课改以其率先起步、全程参与、全面推进、特色发展的特质,一直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全国课程改革创造了研究样本,提供了新鲜经验。”

专家评述

  “应立足调查深圳实际,不要一刀切”

  深大教授王庆国表示,深圳本次课改是否向高考“举白旗”并不重要,关键还是要看深圳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如果90%的人重视高考,课改就向高考应试方向调整,满足这些市民的需求。

  对于曾经的综合课程设置,王庆国认为初衷很好,能让学生了解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培养对知识的兴趣,“但成效还要看老师的水平,如果老师偏科,就会讲不透,还不如分开。”

  “教育部的规定肯定既允许按部就班,又鼓励改革创新,是否符合教育部规定意义不大,关键应立足调查深圳实际,不要一刀切。”王庆国建议,对深圳师生实际情况和意愿展开大范围抽样调查,把握公众意愿决定方向,与此同时,也应允许有条件的学校依然实行综合课程,实现应付考试、融汇知识、培养兴趣的有机结合。

南方网编辑:蔡晓丹


最后更新[2012-8-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