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2012年12月2日23:52:37按:2012年11月29日下午,我和“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国家级骨干教师葛福安老师成功举行了全市公开课,我讲的《毛泽东的文化魅力与英雄悲剧——“千古第一词”毛泽东<沁园春•雪>文化密码解析》、葛福安老师讲的《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均获好评。当然,由于我毕竟见识广些,历练多些,幽默轻松又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风格,加上我已经历练到在台上丝毫紧张感也没有的境界,再加上我打造一堂课读四五十本书,还要加上我对《沁园春 ·雪 》的解读不仅是全中国所有语文教师所没有的,甚至是中国学术界所有研究毛泽东的专家都没有这样解读过的,所以我的课效果更好点,是自然的。但是葛福安的课有很突出的优点:比如老师书法、普通话很好,教态善良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精炼,处理文本细腻等等,其中不少方面比我强。
由于怕耽误离高中部有10多分钟路程的初中部学生的课太多,所以临时改变计划将我的课从第二节调到第一节。原来安排我上第二节,当然我是为了让自己这个老将来“压台”的。所以当调整后,第一节我讲的《沁园春雪》气氛效果那么地好,整个教学过程尽管像快马加鞭一样飞奔(今年九月份我在南充讲同样的内容的《沁园春雪》,中间没有休息连续讲了三节课120分钟,而这次在罗外,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即40分钟),但却十分畅快,加上我的幽默轻松展露无遗,整堂课不是“枉费推移力”,而是“中流自在行”,所以葛福安接着出场,压力自然就比较大了。其实,何止是葛福安,我和全国一些影响很大的一流名师同台讲课,和我同台的名师不少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压力,尤其是在我后面出场的压力更大些。(某次在外省讲课,我讲的气氛和效果都非常之好,我讲完之后,在我后面出场的一位名师谦虚地对我说:“程老师,你前面这样讲了,我在后面真不好讲啊!”)因为这个被有些人私下嘀咕的“理论与实践有许多缺陷”的语文味理念倡导者程少堂的课,气氛往往特别地好。(顺便说一下,不写文章进行学术争鸣而在暗处嘀咕“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是有许多缺陷”的人,仿佛他或她自己真有什么理论,或者他或她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是没有什么缺陷的,再或者,这个世界真的存在没有什么缺陷的理论与实践似的。难道不就是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不就是因为所有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才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么?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圣经》和巫术才宣称自己没有缺陷。)总之,葛福安调在我后面出场,吃亏是铁定的。好在他毕竟是优秀的年轻教师,经验也比较丰富,比较镇定,发挥不错。
接下来的评课也很好,好就好在体贴。评课最重要标准也是底线,就是要体贴——对执教者的体贴,对执教者的理论与实践的体贴(如果他有理论的话)。不体贴的评课不是好的评课。
三位专家评课,各有特点。王土荣老师率性,其关于“课有两种类型”、“不是每种课都要以学生为主体”等等观点颇有启发性。
陈建伟教授很懂语文味理论。他的“语文味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整体美”;“师生关系也出语文味”;从“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看,语文味是一种“既有高端的营造,又有根本的追求”,因而是可以普及的理论与实践;“一语三文”既是教语文的一种顺序,也是学语文的一种顺序,既清晰,又现代派等等,都是很有见地、很有高度、很“体贴”又富有启发性的见解,因为这些大都是我们的语文味定义中,或外延,或内涵中的内容。他评课中的“中国人读文章讲究‘知人论世’,但少堂这堂课的构建是‘以文知人’”,这些概括,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
刘远主编关于公开课要满足两种受众(学生和听课教师)不同需求的看法,深刻揭示了我的课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者奥秘。我讲公开课,的确非常注意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充分满足观课教师的需要。上课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自然不需多说。关于充分满足观课教师的需要,具体说,就是不仅要充分考虑满足观课教师的业务需要,还要充分考虑满足观课教师的精神需要。用一些迷恋听我课的老师的话说:“听程少堂的课,不光在教学上能给我们一些启迪,而且听课过程本身,往往像看文艺演出一样享受,笑声往往比看相声还多。”(语文味网曾发表报道《程少堂今天罗湖区三个小时报告会场笑72次》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7476)我知道老师们的话语是鼓励和鞭策,不是说我真的做得这样好了。不过,我反思了一下,我的课或报告大部分之所以能现场效果较好,大概与独具程少堂特色的一个做法有关:我准备公开课,什么都准备好了,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备幽默。大约六七年前我在教育学术界率先正式提出“需要确立一条新的教学原则——备课要备幽默”之前(全国各地讲学时我多次讲过,也写过有关文章),我国教学界是很少有人把“备幽默”作为备课的一个环节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讲公开课,和家常课不完全一样。家常课只考虑学生,公开课还要考虑给观课教师带来业务收获的同时,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享受,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听一堂课,不仅思一堂课,而且乐一堂课。中国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太需要快乐了,他们在学校耳闻的话语,以及自己的教学过程及其话语,都少有让人快乐的因子。
程少堂在《沁园春•雪》公开课结束后、专家评课前的讲话:
大家看今天学生多聪明啊!9月份我在南充讲同样的内容,连续讲了120分钟,三堂课,感觉南充的学生不错。但是今天罗外的学生表现更优秀。我这堂课是很有深度的,在南充讲的时候,有的听课老师说是给研究生讲的,但是今天这些有深度的问题,学生都能一一流畅地回答出来。我们真是不要小看学生啊!十年前的2002年,我在深圳中学讲了语文味的开山之作、现在影响很大的公开课《荷花淀》,当年下半年国庆节前夕又在武汉再讲《荷花淀》。在武汉讲的时候,用的是武汉一所著名重点中学的学生,感觉那些孩子都比较木啊,虽说是武汉重点中学的学生,但是人文素质、眼界还是赶不上我们深圳中学的学生,差远了。所以老师们到深圳来是对的,来深圳生的孩子不会木啊。(现场笑声)
今天我这堂《沁园春•雪》,真的是我在深圳最后一堂课了,以后打死我——那我再讲,(哄堂)不打死我就不讲了!我去年就说过《论语》(即《孔子死了,他还活着——从〈论语〉成语看孔子(儒家文化)不死》)那堂课是我最后一堂课。今天上午我给一位老师发邮件说:“我非天鹅,但今天真属绝唱。”今天我这堂课跑得很快,因为后面还有一堂课,还有几位专家要评课。
今天的会议题目叫做《语文味理念指导下的“异课同构”观摩研讨会》。在发通知的时候,“异课同构”这个词是我想出来的。我觉得现在都搞“同课异构”,我们搞一个反向思维的“异课同构”。“异课同构”讲求的是同一性,“同课异构”讲求的是多样性,“同课异构”给人的是多样化之美,“异课同构”给人的是统一之美,我们搞教研活动,这两种都要搞,不能只搞“同课异构”,也不能只搞“异课同构”。我原以为“异课同构”这个词是我们创造的,结果通知发出去之后,我上网一查,发现网上到处都是“异课同构”。我们深圳市其他学科我不了解,但据我所知,就语文学科而言,这么大的规模搞“异课同构”活动,还是第一次。我想通过今天这两堂课,大家对这个概念就比较了解了。我以前也不知道这个概念,我估计在座的老师许多人以前也不知道“异课同构”这个词。我听说来听课的不少老师在路上以怀疑的口吻议论我们会议通知上的这个词是不是搞错了。不过呢,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就知道,不单有“同课异构”,还有“异课同构”。总之,这绝对不是我们别出心裁创造的一个词语。下面请三位专家评课。
一、省教研员王土荣老师的评课
我希望老师听听评课,是有引导性的。
先说说少堂这节课。谈十点,我是第二次听少堂的课,上次请他在全省上过一节《锦瑟》,当时也有许多思考,当然也有不少议论。今天是我第二次听,有一些新的感受。
第一点,总的评价,这节课是有思想深度,有个人体悟而富有启发性的课,值得我们老师好好品味。我们不一定能上出这样的课,但这节课可以给我们许多思考。思考一,程老师自己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用自己饱满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比较准确的语言,一下子给这节课营造了一种好的气氛。教师自己能成为教学的资源,这是好的教学的根本。梁启超之所以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就是他听了两个人的课,康有为开始在万木草堂上课的时候,只有一个学生,叫陈建秋,陈建秋和梁启超是好朋友,他说我老师讲国恨家仇的时候声泪俱下,被深深感染。这个学生到处宣传,后来梁启超去听了一节课,就认定康有为是他终生遇到最好的老师。从此,就有很多年的相知和相交,甚至将性命与老师的事业捆在一起。
第二点,知人论世。毛泽东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少堂这节课提供了一个很宏大的背景,从出生到告别人世。知人论世是中国教学中的一个传统,也是理解人物很好的钥匙,程老师用得非常好,图片、诗词、名言,个人的飞黄与悲哀。
第三点,程老师在这节课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东西。这里有个人的思考,也有关于毛泽东的知识,还有学生的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文史不分家。古代小学就是语文,古代的大学是史学。这节课是用大学的眼光来上语文。
第四点,程老师语言比较富有鼓动性,富有幽默感。
第五点,程老师这节课把毛泽东个人的人生遭际,把世间的风云变幻都融在一起,语言很精练。
第六点,程老师还展示了一种思维的辩证方式,特别是对毛泽东,反对的人咬牙切齿,肯定的人至今谈起还泪流满面。毛泽东这个人物的确是“说不尽的毛泽东”,程老师对毛泽东的评价是很辨证的。
第七点,以往听程老师课有人提出异议,觉得程老师的课展现自己的博大情怀,也展现自己丰富的学养,但觉得学生动得不够。我这样看,是否可以把课型分成两种,一种是带有训练学生思维性质的课,这种课主体一定是学生,不能是自己,自己更多的是启发;第二种是智能开发课,这种课听一节终生受用,就像梁启超评价他的老师,他一辈子都未用尽康有为给他的启发和教导;也像简朝亮说的,他一辈子也没把他的老师朱九江的思想、方法用尽。我们去听一个有思想或没思想,内容丰富和深刻的课是不同。我认为程老师的课是智能性的启发课,我感到我们对毛泽东感同身受的东西多,我感到非常受益,就不能拿学生是主体套任何的课。
第八点,如果程老师能选取引进毛泽东一生(1893-1976),学生对毛泽东不是一无所知,假如时间允许的话,程老师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毛泽东的认知,把时间留出来,学生更多地参与对毛泽东的思考、认识中,是可为的。
第九点,毛泽东确实是伟大而充满悲剧的人物,可以选取某一个面,然后更多从语文味的角度讲,这节课可能史学的东西多,语文味的东西可以更强化一些。听程老师激情飞扬的时候,史学的味道,我们听起来非常好,程老师自己删去了一些内容,有些内容是非常好的,假如再强化一下,我感觉这样语文味更加的醇香。
第十点,学生是很有收效的,看到了一位学者很有思考深度、充满个性地,怎样从一首平平凡凡的词中,看出那么多东西。学生如果真正用心听的话,是可以受用一辈子的。
总的说来,我想给程老师一个祝贺,程老师上出了一节令人赞叹的课。第二节葛老师,很辛苦,两个老师扯在一起,本来不是一回事,因为程老师思考了十年,葛老师刚刚在程老师的指导下备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又没有这样的情怀,所以,葛老师的这节课有稍逊的地方,也是自然的。所以我想,程老师可能也要想,怎样把这帮学员带好,起步怎么起,你把自己最有体会的东西先拿出来,跟着程老师上出这种语文味。
二、华南师大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伟教授的评课
参加“异课同构”这样的活动,使我直观看到少堂老师十多年的研究,语文味的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课,两个老师的课型都在追求一种语文课的味道,慢慢感受出来。因为看过少堂理论的东西,然后再看直观的东西。
评价语文味的课要就整个课来观察,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整体之美。教材一定要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很好的语文特征,这样它就能充满语文味。第二,老师真的要博学。过去有一句话,这么多学科的老师,语文老师应该是万金油,他什么都能抹一下,其实讲的是语文老师的知识,深浅不说,至少要广,不广的话,教材就无法开发,我们从这堂课里面,看到至少程老师身上,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养,他堆满了一屋子的书,每年花一两万来买书。第三个,语文味不仅体现在文本和文本教学上,也体现在师生的关系处理上。一堂语文课在过去单一传授型的课堂上,我们只能感觉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隔膜,因为一个是传授者,一个是聆听者。在程老师的课里,在语文味的课里面,老师和学生之间尽可能在老师的控制之下,达到一种和谐的气氛。就程老师个人特点,包括葛老师在跟师傅学的过程中也力图表现出来一种尽可能用自己的幽默来调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敢于阅读,敢于表现,于是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所以,从直观上来看,从教材当中,从老师身上,从课堂气氛的营造三方面来体会这个团队是怎样营造语文味的课题,找到一些门道。这是我今天从理性到感性,反过来的一种认知,对语文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这样的幽默、丰富、和谐、深邃、高雅,这些正是构成语文课堂教学审美体系的要件。
从这堂课当中,也像王老师客观的评价,主要从师傅少堂身上看到,应该这样来理解语文味。我上午参加了少堂老师开课报告会,我告诉他,我昨天在重庆初中语文名师培训班讲课时,我说,我对少堂老师的语文味很感兴趣,我也在追求语文味,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是高端的,他把整个课当作一种美的意境来追求,我讲的语文味是很草根的,就是语文之道,语文的原理。我看了他的课之后,我更欣赏他的一点都不删除的那个课的设计,他在课堂上的表演,因为很直观很容易理解,所以我总在透过他的身上看那些快速闪过的页面,发现这个课的设计是很棒的,它既有高端审美的追求,也有我讲的草根的语文之道的传授。
大家看到的少堂老师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构成的“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他带领学生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面,想去实践他的“一语三文”,肯定会有时间的限制。但是他的课件呈现出来的教学程序,反映了这个循着文章之道去读懂文章的这样一个原理,从字到词到句,学生就可以去解读这首诗词所包含的精神元素。
所以这堂课可能对我来说,更丰富了我对语文味的认识。过去我是单一地讲,语文味理论只是一个高端的审美体系,现在我看它实际上是可以普及的,因为它没有丢掉根本的东西。不要看程少堂在讲台上面多么地活跃,没关系,关键是他建立了一条带领学生解读篇章的学习路线。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在想教学过程怎么设计,我个人的一个肤浅的认识,什么东西它是如何构建出来的,反其道行之,把它打开来看,现在少堂老师把这样一种剥开诗词来看诗词,后面还要看什么我再讲,这样一个过程,用他的“一语三文”来加以构建,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是模式的模式。我突然发现它可以既有高端的营造,又有根本的追求,所以是比较好的思想的设计。这就是我从这堂课看到的对语文味的理解和收获,和大家分享。
第二点,我在多次教师培训中一直在抱怨说,我们一线老师课改到现在12年了,对三维目标第二维度还是理解得不够,就是关于过程和方法。其实,这个目标维度讲的是我们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所谓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时代,无论什么课,都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从这个意义来看,程老师的这堂课除了学习路线很清晰之外,是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步骤,还有他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去解读文章,而且这种解读又是很现代派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把所有的认知都建立在文章本体之上的,只要把文章本体读懂就没事了,比如,我们读《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两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伟大的一生,当中有非常直观、比较细腻的描写,也有概要性材料的提供,如果我们读懂文章,通过这篇悼词去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这篇文章要承载的内容,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他的一位伟大的朋友要向人们诉说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读在这里,就是对文本的解读。但是,现代阅读常常要超越它,特别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我们怎么样去读懂这样一篇悼词,我们是从哪里入手的,讲课老师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用标签式的方法来向学生明示,这个文章应该这样这样读。但是在程老师课里面,言传身教,我们读这样一首诗,应该这样一点点来解,然后再联系什么什么来看,这个办法就掌握到了。
第三点,我特别要强调的是,少堂这堂课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中国人读文章讲究“知人论世”,但少堂这堂课的构建是“以文知人”,带领学生通过《沁园春·雪》这首词,去了解毛泽东这个人,了解毛泽东的思想核心。少堂建立了这样一条思维路线,有助于学生去调动他们的知识积淀。学生答出难度很大的问题,少堂问你从哪里知道的,有两个学生都在说我们从历史书里看到的。学生为什么可以从历史里看到,因为他被老师这样的一种设计,一种启发给提起来了。所以“以文知人”,建构这样一个思维路线,告诉我们以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从思维的层面去设计,不要仅仅从课文的材料去设计。单一从课文材料去设计是很简单的,第一,文章大概讲什么;第二,各自然段说了什么;第三,有哪个句子是你最喜欢的,很浅层次。我们要学的是用我们的头脑来设计少堂这样的课,然后真的要把你所掌握的思维科学方法放到你的课里去,这样才能真正地启发学生,我们启发学生不是拽他一把踢他一脚,就可以动的,要动的是他的头脑。所以用思维的钥匙才能解思维,这个课在这个方面是很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少堂老师从他的个性来说,比较浪漫比较潇洒,所以在课的后半部分,关于毛泽东的内容太多了,我的意见是让学生回到历史课里面去重新思考,这就够了。
程少堂老师插话:
陈建伟教授是搞语文教育的,对语文味很了解,刚才他讲到语文味,他认为其中有时候语文味是通过师生关系来体现,而不一定要像很多人认为的语文味只能从文本来,师生关系也是出语文味的地方。陈老师这种对语文味的看法很精辟,很体贴。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味定义中的一个要素,从百度查一下语文味的定义,可以发现就包含这点。在语文味最早的一篇长篇论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语文味儿”理论构想》一文中我说过:“语文课堂要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在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这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庄周梦蝶’般的情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教师,不知道是学生变成了教师,还是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之间融为一体(而不是四张皮),就会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教学中的最佳体现。在这里,语文教学也就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教学,而且也是发展教师自身的教学,即使师生共同得到发展。”所以我的课堂特别追求那样一种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我非常注重构造这种关系,大家都能看到,由于我特别注意着意构造这样一种氛围,所以在全国,不用说葛老师这样的年轻老师,就是一流的名师有些都怕和我同台讲课,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他们就没有我这样的现场效果。这是由于我在这上面花功夫花得多。这也许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瓜去了,我在种豆。
陈老师还讲,语文味要从整体的课堂来观察。这话不是专家说不出来。这种对语文味的理解很贴我心。现在有许多人写文章谈语文味,有时别人谈语文味,包括支持语文味的文章,他说的根本上不是我理解的那回事,所以我很不喜欢有些表扬我的文章,因为表面上看来他表扬的是我,实际上呢与我无关。
葛福安老师是位优秀老师,但与我同台肯定要吃点亏。他有些优秀的素质我是没有的,如普通话、书法。就他这堂课来说,很多老师是讲不到那么好的,90年代他在山东的时候,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很优秀的老师,这堂课也是很不错的。我听过很多老师讲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课,一般都达不到他的水平和境界。显然两位教授都看出葛老师是在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氛围,但要学到我,先要改造自己。我其实平时比较孤僻。葛老师平时比我开朗,所以在台上,就不如我幽默,我平时是比较孤僻的,我平时很少说话和人交流,在单位也是,有时候,有些老师到我家里去,我说着说着就没话说,哪怕是很好的朋友,有时过来坐了说了一会儿就没话说,然后我就说我还要忙你可以走了。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我在讲台上就好像大家看的是另外一个人,人有双重性格。我刚才说葛老师要学我就先要改造自己,因为葛老师没有我大胆。我特别喜欢这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来处理的话会更大胆,例如语言方面,我先把当中复杂的复句段落弄出来,为什么不能先挑出来,为什么一定从开头讲?今天我在《沁园春·雪》一课中,这个“还看今朝”的“朝”字,是上课前弄到前面来的,9月份在南充讲的时候,这个知识点是在放在最后文化环节的。我现在经常讲课时把最后一环节的知识点弄到最前面去,今天我又干这个事了,大家看到上课前我还在讲台上整理ppt ,当时做的就是这事,就是把这个“朝”的读音问题放到课的前面去,这样一调动,效果大家看到了。今天整体效果比我在南充要好多了,南充讲了三堂课120分钟。
三、《语文教学通讯》刘远主编的评课
听了两节课,也听了两位教授的评点,让我学到了许多。说心里话,我是怀着一种期待在听程老师的课。尽管我每次读他的课堂实录发挥我最大的想象力,我真的也想象不到他的课堂到底是个什么样,所以我今天非常渴望走进程老师的课堂。
听完程老师的课,用两个字来概括我的感受:“震撼”!深深地震撼了我,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堂非常厚重、非常厚实的课。我一直认为,一堂课所呈现出来的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就决定这堂课的高度。这堂课程老师带着学生对《沁园春·雪》的解读,已经走到了文化层面,毛泽东的文化意识和他英雄的悲剧,这超越了我们任何老师课堂上所生成的所呈现的对这个文本的内涵的挖掘,也是我目前个人的有限的视野,所看到的研究毛泽东《沁园春·雪》里面的都没有呈现出来的这个结果,令我非常震撼。语文教学就是要带领学生挖掘文本潜伏在文字以下的意用和内在的东西。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带着学生把一些语文文字嚼碎了,把它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让学生看、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富有语文味的课堂,真正的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本来有的面貌,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程老师的这堂课是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学,也立足于我们观者品的一堂公开课、观摩课,或者是研讨课。大家都知道作为研讨课有两类受众,一类课堂上真正要接受教育的学生,他们追求是从这堂课里学到了什么,我的老师在课堂上营造了怎样的生态环境;而观课的老师想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东西,他想,这位老师的教学给了我们教学怎样的启发,说得再大点,对我的专业成长有什么样启示。处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层次和观课老师的知识层次、已有的知识视野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我觉得程老师很好地考虑了作为公开课、作为观摩课两类受众的需求,给我们听课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读文本,进行课堂教学的视角,就是省教研员王老师所说的“知人论世”,陈建伟老师所概括的“以文识人”。他对文本解读提供大量的资料,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一篇课文的教学,而是一类课文的教学。凡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有着很高知名度的作者,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作者已有的思想境界,作者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命运结局,他在这篇文本里面显示什么,展示什么,我觉得这点上,程老师很好地做到了。
在另一个层面,对学生来说,开始,我有点担忧,他的课件打出来要从文化意识,从英雄的悲剧命运解读,真的,程老师说的,这课是给研究生上的。我也担心学生能否跟上节奏,更何况他今天的课确实跑得快,以致我的思想不断加油门来跟上他。我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观察学生听课的表现,我从学生的表情从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来说,我觉得这堂课并不是超越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范畴,特别是课堂上程老师重点要挖掘的,毛泽东中首词中为什么只写农村风光,关于重视武装斗争思想,为什么要选那几个帝王而不选择文学成就很高的李煜、宋徽宗等帝王,通过孩子们已有的知识,通过老师很好的材料补充和点拨,孩子们很快联系到自己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就把这个问题解答了——这蕴含了高度重视农村革命、重视农村包围城市,重视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等这些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以我说,课堂千万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量和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到位,只要我们很好地给孩子们铺垫,从孩子所表现出的一定超越我们的判断,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程老师很好地立足于学生的学。
第三点,这是一堂非常有程老师本人教学个性的课。听完课之后,和程老师坐在一起,我用四个字说:别开生面。我想这样的一堂课是在座的任何一位老师都上不出来,也是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模仿的,只有我们的教学境界达到比较成熟阶段的老师,他的人生阅历,他已有的知识积淀到很高层次才会上出这样的课。我们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都要经历模仿,再一点点创新,最后才能走到程老师这样的境界,是有个人的教学风格,有个人的教学痕迹的课,从这点上说我们每位老师要从程老师身上学的东西是很多的,启发也是很大的。
附录一:胡蓉:严谨中的逍遥游——听程老师《沁园春·雪》课有感
(程少堂2012年11月29日21::40按:这是语文味工作室成员胡蓉今天下午听课后回去写的听课感想。她下笔很快,三千多字,晚上九点多就发来了。本来下午课后招待专家,通知工作室成员要留下吃饭和专家交流,她饭也不吃,跑回去说是要“乘热打铁”写出听后感。关于没读王国维,那是我故意逗学生开玩笑。教学中,我常常放低身段,蹲下来讲课,让学生觉得他们自己很聪明,甚至有时比老师还强。)
严谨中的逍遥游
——听程老师《沁园春·雪》课有感
胡蓉
很多年前的一天,庄子在濮水上钓鱼,面对两位毕恭毕敬认认真真回答他问题的楚国使者,庄子开了一个玩笑,他说:“你们俩还是回去吧,我还是愿意在泥巴地里打滚。”我总在想,庄子是一个用形象思维和浪漫情怀做研究的科学家。他用他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神龟在烂泥巴塘里打滚很快乐,那里有适合它生存的看似浑浊却是生命之源的水和温暖的泥巴。蝴蝶振动羽翼的时候很快乐,因为它享受了空气流动带给它的花香和自由飞翔。庄子不是神龟,也不是蝴蝶,但是他用浪漫和天真的方式努力践行着,他逍逍遥遥地钓鱼,他做梦都在忙,他把自己变成了蝴蝶。因为体验,从来都需要身体力行地参与,没有主体的投入,哪来的真实体验?
话绕得很远,可曲径通幽。我想说的是,我们教《沁园春·雪》,从来都只局限于“大气磅礴”“自信”等模式化的解读中,至于为何要“大气磅礴”,为何会“自信”,都只停留在隔靴搔痒的层面。大家都这么教,大家都害怕评论一个政治人物,胆大一点的敢于在作者介绍的幻灯片中把“伟大的领袖”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胆小的就是复制粘贴百度百科。我在程老师身上看到了一种无惧无畏的学者风范,看到了一种淡定坦然的评论家的气度。课件在严肃的白色背景中用黑色的字体写着“他在中国历史上上演了一场从成功到失败的英雄悲剧,他的悲剧是民族的、文化的悲剧。……这个悲剧,对民族是伤害,也是滋养,没有这个悲剧,有可能没有,或不会这么快就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在冯友兰先生的评价“早期是科学的,中期是空想的,晚期是荒谬的”上,程老师改为“晚期是可笑又可悲的”。这样的评价,跳出了政治,跳出了历史,既有教师冷静严肃的思考,又有人文审美角度的评析,多了一种人文关怀。这就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解读作者时所做的深刻的生命体验。没有这样的体验,又何来这样的感性体悟?
当潜入本文的教师在历历可数的文句中,找到了顺和自己思想观点的字词的时候,当一个个文字都在用活泼的姿态争先恐后的向读者畅所欲言的时候,源源不断的思想就在文本教师之间做了心灵契合的交流了。
想起了程老师的一篇篇写家乡山水人物的散文。多年的农村生活让程老师能更多地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也让程老师在后来的生活中以一个学者的冷静和深度更多地审视农民群体思想,而农村山水风物的随性自然则赋予了程老师大道无形的课堂状态。“草根不草”,我想说。我更想说,程老师在解读作者的时候,不仅打通了文史,更是引用了很多心理学的元素。心理学在研究分析个体的时候,特别注重儿童时期的经历。毛泽东的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在大城市寒窗苦读的经历对他后来的过分自信是有着深刻影响的。“知人论世”,在学科研究日渐完善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拥有了更科学也更丰富的理论帮助我们去探索教参以外的东西。这看似随意的课堂,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程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冷静的逻辑思维。
语文味强调语文课堂是教师生命体验与课堂的高度融合,即“物我合一”,进入一种天地混沌,茫茫然而不言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自然会有一种体贴温暖的情愫自然而然地外化为生动活泼的课堂。程老师的这节课是活泼的,活泼在课前的一首教师清唱《沁园春·雪》,活泼在学生争先恐后在教师的引领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活泼在整个会堂不时传来笑声,活泼在教师的妙语连珠。“1956年,63岁,这一年他死了的话,更好,对他自己好,对大家都好,这样他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人了。”“毛泽东的书法好,笔画像风雨,越老越草,越草越好。”“清唱需要功夫……我就破罐子破摔清唱下。”“这首歌很好,但是今天不能放。”“你这么小就读王国维了,我这么大还没读过”……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幽默与谦逊,放低自己的姿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样的教师语言,在整个课堂俯拾即是。
因为活泼,所以活跃;因为活跃,所以活力十足。在课堂上永远是这样活力十足,在课下永远是那样严谨治学。
朱良志在《中国美学十五讲》里写到“中国美学是生命体验和超越的学说,它是生命超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纯粹体验中的世界不是物质存在的对象,不是所谓的‘感性’(sensibility),而是生命体验的真实(truth)。……中国美学,重视的是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涤荡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
是的,程老师在《沁园春·雪》的执教中,获得了一种适意,这是个人体验与作者经历的契合,是学者思想与文本的契合,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契合,我看到了一种自在,自在的教师,自在的学生,自在的听课者;我更看到了一种体贴,对文本的体贴,对作者的体贴,对学情的体贴。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体贴更有一种拔高和提升的作用。是的,程老师将自己文化经验中的美和个体主观世界中的美从文本对象中解放拯救出来了,他留给学生和在场观课者的,是一场美的盛宴,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也拯救了在陈旧的教参中依葫芦画瓢的所有语文教师。
如果说“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味”流派课型的一个核心理念,那这个理念以足够强大的张力支撑起本堂课。由于时间原因,原本应该用三个课时的课,今天只用了一节课,但透过“一语三文”的教学设计,在一页页快速闪过的幻灯片中我们感到语文味扑面而来。由“一语三文”四个点支撑着的课堂,清晰明了,犹如T型台上的骨感模特,在不断流动的课堂节奏中,将人体骨骼所体现的动感与张力呈现出来。每一个支点,都足以生发出绵绵不断的语文信息与知识。写景分析的环节,希求引导学生领略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之美,跟毛泽东学习景物描写。一般教师在这里都只分析写了什么景,有什么特点。程老师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将这些景物的共性与特性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纳出来:长城、黄河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人文景观,都是中国的。最后再小结出一个语文的知识点:面对丰富的材料,要根据主题进行选择。深挖之后,不忘归纳小结,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是的,“一语三文”这清晰严谨的设计,强有力地支撑起这节课,获得了丰盈华贵的效果。这里有字形词意美的诵读,有实词虚词的赏析,有景物所属类别的独特归纳整合,有透过诗词对毛泽东农村思想文化密码的破解。我们看到所有的语文气息如雨后春笋般在教师逍遥自在热情的引导下,纷纷生长,最后成为一片青翠茂密的竹林。
这节课是丰腴的,丰腴在知识之外的无言之美,给学生正在成长的语文思维中埋下了学习语文方法的种子,让学生终身受益;丰腴在课堂空间之外有一个灵动的世界,启发教师要深入文本,跳出教参,在文本与个人体验的广袤空间中做严谨的治学和逍遥的飞翔,如庖丁解牛般潇洒自由;丰腴在于文本自身之外以小见大地拓展了文本的内涵。
一直都认为在程老师身上能找到一些魏晋风骨。这并不是因为今天看到程老师面如较前段清瘦些的缘故。而是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语文教师的身影。他真实地将自己研究文本的所得一览无遗地呈现出来,无畏无惧,坦然淡定,不粉饰,不夸张,不矫情,不做作,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尊重了自己的内心。文本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客观真实地再现自己主观解读。程老师又是真情的。他第一爱自己的女儿,第二爱“语文味”。他率性天真,他的课堂,也带上了他这种率性天真的个性。一直认为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特色,语文课堂也应是千姿百态,个性鲜明的。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文本的解读,是一种全身心的倾情奉献。
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中说道:“担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超越是我们的生命境界。”我在程老师身上看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一种担当,也看到了他在多年的研究中的超越。这是严谨的课堂与逍遥的状态,是程老师用儒家的责任感践行语文味的理念,用道家的逍遥游呈现语文味的课堂,这是冷静的生命体验与热情的课堂呈现。
附录二:李海霖《雪落英雄花——听程少堂老师公开课<沁园春 雪>有感》
雪落英雄花
(2012年12月15日修订版)
李海霖(深圳市美术学校)
南方下雪了,落于我的心头。天安门诗抄那年,四月飞雪,是在北方。
有一种花,花朵硕大,鲜艳得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像极了今天公开课的主角,与被演绎的主角;它开放在盛夏,在没有一片叶子依衬光秃秃的枝头怒放,魅惑得吸引所有的注目;这个季节它从参天大树上飘落,它妖娆的花瓣仍紧紧裹着鲜谲的花蕊,像保存了完美的生命力。在南方称木棉,因为坠落时的悲壮,是整个不散不离不褪色不萎靡地荣归大地,又被称为“英雄花”。
程先生是今天公开课的主角,他告诉我真的是在深圳的最后一堂公开课,“非天鹅,但绝唱”,我突然心酸,像英雄落幕似地决绝;追了这些年的公开课,一直虔心仰慕先生的文人气质与精神,虽不大喜欢那位被演绎的主角毛泽东,但怕再也见不到先生的风采。先生又如何能舍得离开他的课堂?我时常想这比舍弃一位缠绵相知的美人还难,公开课已成为先生息息相连的血脉,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甚至就是灵魂本身;是先生内在狂热自由与压抑忧郁性情释放的舞台,是与生俱来追求精神无处满足的寄托地;先生还像一个想成为英雄的孩子,想在人生的大舞台尝遍丰富的五味,孰不知人生本如梦?只有怀有赤子之心的孩子无畏!
下课了,评课论道,侃侃而谈,赞美声不绝,我却没有看到先生脸上的笑容;有一位年轻的姑娘老师跑过来羞赧地问:“我最崇拜您的幽默,怎样培养呢?”面对如此鲜活纯洁的崇拜,我仍没看到先生脸上的笑容……
深圳飘着飞雨。走出会堂,我的心仍沉浸于课堂的氛围中,却有一处极致的悲凉。我脑海一直闪动着:英雄悲剧,何方归魂?南方下雪了,落于我久违的封锁心头,雪花以极柔美的慰抚一缕缕盖过英雄花的身影……先生演绎如此的悲剧会不会心里也沉陷于如此的悲剧?空气中弥散着浓郁的悲情,我只能肯定若先生无此悲情不可能深情演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曲清唱高歌,先生拉开了公开课序幕,听的出因长期劳累带沧桑味的嗓音背后,仍不失英雄气概的穿透力。然后是传统的背景介绍,不同的是一阵阵幽默的欢笑,“在1956那年63岁,如果在这一年毛泽东死了的话,对哪个都好,对他自己也好,对我们国家也比较好的,这时候死了就基本是个完人了。”全场一阵喧笑后,我记住了这一年。接着是全体欣赏毛泽东的酷照,是美国友人斯诺照的,再接着是背景处理过的光芒万丈的红太阳,继续欣赏毛泽东的书法,豪迈苍凉像风雨像雷电,再一句幽默“毛泽东的书法越老越草,越草越好”;然后要学生齐读毛泽东的经典语录,一句“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又幽默地举《亮剑》国民党得出的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是共产党“乱打”,又一阵哄堂大笑,然后严肃地总结,“乱”是不照先前的章法,而是创造性地打。
几分钟高浓缩的铺垫,这位诗人活生生如在眼前,有血有肉有独特的思想,会少几分厌倦而多几分感慨,这不是一位天才吗?在各个领域都有超越凡人的发挥;也会感慨面前的难道不是一位天才教授者吗?否则如何能几分钟内笑声如潮,而细品又是极冷的幽默,极似含泪的笑,因为笑声之余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接下来是本课的主环节,构建“一语三文”的学习程序,这是先生十年来孜孜以求,深入思考探究,最能体现语文味的授课之道。先生一定说这是“道”,不是“术”,本来只讲“道”,因大家都说无从学习,才提出四步曲,先生又一再强调这是“道”层面的规定性,四个步骤是浑然天成,为语文课堂天然的造化,是整体辉映无从分割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的独特韵味,让所有的课堂元素在一体的共鸣场中归入中国古典审美最高之味境。这味道绵密深长得不容间断,越品越无法割舍,而沉醉在母语思想岁月文化个体全人类的感动中。
这个环节中先生还创意性地设计一条潜在的路径,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大段知人论世的背景后解读文本,而先生却用倒推的方法,以文知人,联结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从毛泽东的诗歌文本出发去推理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紧紧扣住从字到词到句到段的解读,解开毛泽东成败的文化密码。
先解读语言之美,解几处大词写大景“北国、千里、莽莽、大河”,再到一个极具创意的词的读音分析,今朝的“朝”读“zhao”还是“chao”,学生各抒己见,解出毛泽东的帝王霸气,念“chao”的妙味。再品读文章之美中的景物描写,有位学生举了王国维《人间词话》大景与小景的品法,先生马上幽默道:“你这么小就看王国维,我这么大还没看过呢!”全场又一片会意的笑声。再析为何景物描写只重点写“长城”、“黄河”,学生都能说出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经典的人文景观,大情大景的交融性。接着品读文学之美,体会虚词“俱往矣”的“矣”的细微情感,学生踊跃发言,品到这是一个封建时代与新时代的交替,以及英雄毛泽东横跨与超越两千年的自信。
或许能懂得其中设计妙义的真不多。就像一张很大的绚丽之网从很高的空中铺撒下来,这张网在悲情中浸渍过,是毛泽东的浪漫主义英雄思想所洋溢的文学魅力,所有语体、文体之美都被这张网笼罩,网其实是人文之光,任何作品深邃处都会归于人文情怀的大光明中。你能看到网背后先生望眼欲穿的探求渴望,是万般想让你懂得的心愿,但先生又受西方哲学影响太深,认为“呼应与被呼应者是很难应答的”。他是悲剧情结。
最后是课堂魅力最大的文化之美环节,从诗歌探析毛泽东成败的文化密码与英雄悲剧。许多老师认为这是大学或历史学科的知识,而我最喜欢这个环节,许多终生受益的触发都浓缩于此环节,而前面可以看作是铺垫和蓄势。这个环节也可看作是对传统课堂的延伸,体现语文味独特魅力的审美之境,因为激发的是灵魂的共振与反思。
“上片写景为什么写农村风光,而不写城市风光?”“下片评点历史上五位杰出帝王,既说他们‘略输’、‘稍逊’、‘只识’,那为何作者不写文采一流的南唐后主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书法和绘画都有很高地位造诣的宋徽宗?”比较式提问的巧妙设计是为了看到本质,此时课堂其乐融融,学生很快得出,文字下面蕴含的是重视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毛泽东思想,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理论。课堂延伸打通了文史哲,先生侃侃而谈,晚年毛泽东犯错误大家还迷信他,就因为早年他有正确的思想做到了战无不胜。
先生还就“根据地”借题发挥,指出人生也好,事业也好,学问也好,都要有自己的“根据地”,有了人生、事业、学问的“根据地”,我们就不怕弱小,不怕封锁,不怕出局,就可以由弱小发展壮大,就可以寻机冲破封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灼灼真言,渗透的是先生生命的体验……
课堂若于此时结束,亦可谓完整完美。但程先生没有。他突然再一次重复那一句叹惋:1956年若死去,就完美了!对谁都好!“俱往矣”也可以看出他过分自信,一位诗人政治家建国后搞政治浪漫主义,又幽默道:“早上一杯葡萄酒,冒出一个新想法,全国人民跟着一起发酒疯,”“整个文革中国人民一起醉酒疯狂。”又深情地诉说:“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是苍凉而孤独的,”“他的悲剧,是大英雄探索过程中的悲剧,”“他仍然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个悲剧,对民族既是伤害,也是滋养……”
这个长结尾是在快速翻动幻灯片及哀婉的诵读声中结束的。我离开会堂,脑海里只留下“英雄悲剧”。我不晓得为什么会思考意识里早定性的历史人物,竟多了一处极深的哀怜与悲凉,是先生煽情的诉说,还是不能抹去的含泪的幽默?我好像触摸到了英雄的某种情结,大浪漫及大孤独,就像英雄花,在不开花的季节呈现着常绿,而在它开始释放激情,一点一点把内心最强大最自信的气质解脱出来,就把绿色褪尽,然后孤独地像烈火燃烧般怒放。
先生说过,公开课是一种难得的巅峰体验,一站在讲台上就能深刻地体会到有些演员说的“最大的理想是死在舞台上”那种感受,他甚至说“死在讲台上是最好的一种死法。”彻底的怒放,生命的极致,那一刻是无任何杂念与恐惧的纯粹境地,因为忘我到与天与地与所有万物消失了界线,在一体的融合中回到自然造化之初的本源状态,是生命最无畏最性灵最本真的状态。(我在一本书读到,任何生命在繁殖时的怒放状态是接近死亡体验的。)
而英雄从舞台回到现实是最孤独的。重温着童年贫穷苦难的辛酸,为尊严发奋苦读淌过多少个通宵达旦的汗水,获得众多的学历和荣誉证书流下人生巅峰时的泪水,只为体现人生价值和活着的全部意义;而沉醉于汉语深邃美妙的殿堂,也完善着自我灵魂的塑造与纯净。这是一位精神跋涉者孤独起舞的执着历程!
我仿佛看到先生孤独而疯狂备课的情形:阅读近50本关于毛泽东的书籍,诗评或传记,同时不断渗透人文情怀,在毛泽东的悲剧里又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产生了极大的悲悯,开始反思并挣扎于自我的英雄情结。南方下雪了,英雄花终归有零落之时,所有的生命执着都会如梦如烟般逝去,或许曾经怒放时的绚烂已经足矣!雪花像敦煌艺术里的飞天飘动极柔美的身姿抚摸着英雄花的身影,告慰它静默地融入大地,归于尘土……(英雄花是生命执着追求的象征,雪和飞天都是无常和空性的象征)先生在备课中一定有沉思凝滞的时候,最后感动于生命突围的快意过程,怒放之时的光辉荣耀以及零落之时的自在安详。这就是语文味的情怀和道!“一语三文”是完成此道的完整历程,是道的外显。而在课堂上先生的举手投足,他的情感酝酿,无不在此道中自在的演绎,而课堂也俨然成为先生真实的生命舞台,充满与文本、学生、听课老师相融的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生命律动深处的渴求与感动,与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的展示与汹涌。此时一个别人的生命悲剧,已化为每一位体验者自身的生命悲剧,从而推及整个人类的命运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听先生的课不会累的原因。朗朗的幽默其实是燕吐精华之窝,只有去除所有的伪装面具还原本真的生命面目才能有大欢笑!先生说因为孤独所以幽默,大家只笑而不信,孤独是种境界,内心的寂寞像不断膨胀的气球,只有等待耐不住之时的爆破而重生,才完成了自我小气球与外在大气球的联通,生命与生命与万物混成一体,分不清你我之时就有了幽默,“你这么小就读了王国维,我这么大还没读过”,“这时候死了就好,对谁都好,对国家也好”,有你我之分好坏之别吗?只听出了爱怜与悲悯。幽默又像处低位的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如此谦卑与大地相连的赤子,而先生的课却是如艺术家的创作作品,有着高处不胜寒的悲凉,极少有人真实了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境密码;耗尽心血的作品,流淌着倔强的灵魂上下求索的文人语文的梦想;或许味道永远是诗意的悟性,直达本质的穿透身与心灵的觉知。而能体现母语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绝对不是肤浅而模式化的教授,循循善诱口耳相传以身印真,用自我的生命激情点燃学生的生命激情,在心田里播下纯善纯真的种子,是先生语文味的愿望。《锦瑟》就像幻显天际中偶遇的彩虹,而《沁园春·雪》是茫茫雪地上践行的足迹,留下清晰的实践一种理论的线索,每一步都是那样艰难,而如望见黑夜里的油灯;当消失了英雄所有的执取,真实祈愿所有的教授者都激起践行英雄的情怀时,将点燃无数盏油灯照亮黑夜……
南方下雪了,落于我柔美慈悲的心头,雪盖住鲜艳不败的英雄花,我依旧感受到花倔强悲壮的气息,要知道只有复归于尘土,才能迎接来生的再次怒放,而有一次缘去完成再一次轮回中的道之旅!感谢先生的课,像一场心头的雪,落于灵魂的深处,此刻充满慈悲,我甚至想到毛泽东若能入土为安该多好!放下所有的纷争荣归故里,定格在1956!
语文味要走得更远,或许还要历经重生,高妙的审美之境,不止于公开课的探索,而走进寻常百姓的课堂,与应试教育握手相拥。而在此课我看到先生在根本的细微的基础点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反向思维路径的训练创意,都是给予应试课堂极好的方法与启示。我看到这条路前面的光明,看到英雄的气质和精神流淌入每一位的心田,每一位教授者都成为课堂真正的英雄!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不断重复着决绝,又重复幸福……”在孤独空旷渺远的天地大课堂里,等待下一次委以卑微之身聆听生命与生命的联结!下雪了,漫天纷飞的大雪,覆盖了所有的村落河道,在山头的最高点,有一间山花烂漫时用石头夯起的小屋,常年油灯不灭,微弱的光中人们偶尔能见到一个孤独的身影,而小屋十米见方的范围融冬不落积雪,人们说是他生命中最坚毅最纯粹的能量把雪融化了;而来年最早盛开的山花,就会烂漫在小屋的周围,然后一圈圈扩大,延伸,融进山川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