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中平教授《语文味教学法》结题会讲话:
“为程少堂这个学生自豪”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
华南师大教科院原院长扈中平教授
在《语文味教学法》结题会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8日)
刚才程少堂非常自信地,自豪地,把他们的课题团队的研究给大家做了一个陈述。我觉得这个课题结题陈述让人耳目一新。一般的结题,因为所写的是科学研究,所以写的就比较非常的理性,非常平静,非常的逻辑;但是我想,我们教学研究,它应该充满情感。因为我一直认为教育研究,尤其是某些方面的教育,我不太愿意把它称之为科学,它有科学性,不仅是科学性。在程少堂的陈述当中,我感觉他那种研究氛围,他这个研究的可行,包括对于教育研究,特别是对语文研究那种独到的和透彻的与众不同,我是很钟情的。
我谈一点,因为这个课题本身,我也是个外行。刚才叶院长,提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都很好,也很准确,为这个课题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启发。刚才各位老师也做了一些研讨,在这些探讨中,我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毫无疑问这个课题是圆满的完成,甚至可以说超预期的完成。是完全经得起推敲,也经得起实践的验证,能够呈现出沉甸甸——这么厚重的成果,这么广泛的影响,这么良好的实践法,是对这个课题完成质量最好的总结。
本来少堂请我来,我是有理由不来的,因为我今晚上有课,我一大早开车匆匆忙忙赶来,等一下我匆匆忙忙赶回去。但是,我为什么赶来,我愿意来。今天上午来了以后,我也和少堂商量一下这个意见,我们共同来商量起草这个意见。这些都是其次的,也没有什么太实质性的意义。鉴定意见当然要给予这个课题充分的肯定。
我想谈的感想,一个是为程少堂以及他的团队感到自豪。我们通常都说名师出高徒,我喜欢说高徒出名师。当然,我强调的是高徒出名师,但我们国家比较强调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这个没错,但有时候高徒出名师。我作为曾经的给程少堂授过课的教师(堂按:我1990年考入华中师大教育系念研究生时,扈老师当时是华中师大教育系最优秀的青年教师,教我们《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一课。)我为他这个学生自豪。我想我们共同的老师,郭老师,王老师,(堂按:扈老师这里说的是我们共同的导师——我国老一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华中师大教育系王道俊先生、郭文安先生,他们主编的《教育学》人教社先后印行数百万册,是建国后发行量最大的《教育学》教材。)我们的母校也会感到自豪。十多年坚持一个研究一个领域和方向,扎扎实实的沉下心来,我觉得很不容易,我是做不到,而且我感到它是理论性的实践,也是一个实践性的理论。这恰恰不仅是我们国家,也是全世界,作为教育专业专门研究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研究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为什么教育研究在全世界始终走不出困境,原因很多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研究者、理论工作者上天难于入地,实践工作者入地难于登天。但程少堂能够把这两个方面比较好的结合起来,这个跟他的成长经历,跟他的学习经历,跟他的工作经历有关系,但也与他的执着与满腔热情有很大的关系。有时候,我感到我真的不如他,虽然我在这里做的还可以,但还是有存在问题的。这是说自豪感。
第二个是感动。程少堂讲到这本洋洋60余万言的《语文味教学法》很动感情。这些年来,他工作之艰辛,自我期许之高位,带领团队做研究之艰苦,都是我可以想像到的,所以我感到他很不容易。不太了解他的人,容易误解他这人好高骛远,但是他眼高手不低,既有很高的自我志趣,又能够脚踏实地融入工作,能做事想做事好做事。我也做过院长,我感觉一个单位,这种人是要得的,混饭吃的太多了,烂泥巴扶不上墙的太多了,不做事还闹事的人不少。我也很希望原来我做院长的时候,手下有几位大将给我撑撑门面,但是我始终不太敢,我也为叶院长感到骄傲。程少堂这个人,太直爽,我也为他担心,说话有时候不客气,说话声音也比较大些,我就害怕这个会对他有影响,会受到伤害。但是我感到,他在这个氛围里面能够比较放心的去投入工作。这些年我是看到他慢慢的老去,比我还老的快。我感到我和他仍有代沟,生活上我该享受的还去享受,我该锻炼的还去锻炼。我宁可工作上推,我该锻炼还锻炼,也不能把生活上应有的乐趣给放弃了,所以我也是心痛啊,所以我是希望他是悠着点,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
最后谈一点希望,希望这个课题能够继续做下去。在很多问题上还有探讨的空间,在理论上更加有高度,在操作上更加实在,在推广上更加广泛,在用人上更加艺术,智慧,灵活,都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刚才他也讲到,要用“体贴”这种理念,来更加丰富语文味教学法。我也有所体悟,更加体贴语文味,更加体贴文本的作者,更加体贴教师自身,更加体贴学生,更加体贴时代。我想起徐志摩讲课,他讲英国浪漫派诗人,讲雪莱,就像自己在作诗,而不是在讲别人的诗,也就是说英国浪漫诗人雪莱已经画在在他的脑海里,沉浸在他的血液里,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从自己的心里流淌出来。这些年我也感到程少堂今后进一步深化的一些很好的打算,所以我也期待他的这个研究能够深入,完全可以作为深圳领域的代表,作为深圳广东的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流派。这一次我来,也是问了他为什么不申报全国第一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我希望第二批在申报时能够看到,要早做准备,早做好一些基础,这个不只是为了一个人,是团队,也可代表我们广东省。因为好像总是说起来我们广东没有什么很高度的东西,特别一说起深圳,好像有些人还嗤之以鼻,好像认为这个地方没什么文化。我看《语文味教学法》这个东西就很有文化,打得出去,是可以在全国露脸的,而且现在这已经有很多东西说明了,包括硕士论文选他,专门以程少堂语文味教学做选题。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理论研究,没有人说,我们来研究一下扈中平的教育思想,有时有学生这样说说,那是调侃。但是程少堂的这个东西是真实的,是真有人研究他的,有学者研究他的论文发表,还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有研究他的近30万字专著出版;几年前他还进入了大学课程——这大大超出我对程少堂以前的期望。尽管以前我对他期望也很高,因为1990年我们华中师大教育系破格招他进来,他英语考的不好,学校是不招他的。王道俊老师在研究生招生会上是拍了桌子的,甚至说“如果不招进程少堂这个学生,我一个也不招”,这样才把他招了进来。以前期望也是不一样。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他真是值得我们老师自豪的,我也是很受启发,也很惭愧。《语文味教学法》已经成为他和他的团队一种精神支柱,研究也是成为他一种生活方式,是他生活上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不研究就等于死。
我就发这些感慨。
(桂园中学 孟凡莲根据录像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叶文梓院长《语文味教学法》结题会讲话:“深圳教研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