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语文周易
文章标题: 《陈建伟:为什么是程少堂》
     阅读次数:491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建伟:为什么是程少堂

为什么是程少堂——在《程少堂讲语文》首发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的首发式在深圳龙城高中隆重举行,这本书是由教育部所属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由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领衔主编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中的一本。如此高规格的著作问世,毫无疑问是一件值得赞叹的大事,因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中心,向程少堂老师同时也向深圳市中学语文教学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语文出版社是我国著名的出版社,在广大读者尤其在语文界同仁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于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有“当代中国第一语文教师” 之称。因此,能够入选这套“名师讲语文”丛书,显然是一个语文教师莫大的荣誉。据我所知,这套丛书的遴选标准是很严格的,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首批入选的16位作者,都是活跃在我国语文界尤其是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新生代名师。作为语文教育的同行,我在这套丛书中看到程少堂老师的名字,感到非常高兴。再看看入选作者的地区分布:北京2人,上海4人,河北2人,江苏3人,浙江2人,湖北2人,广东1人,我就更为我们广东语文教学界出现程少堂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据说,广东省的语文老师大约有六、七万人,毫无疑问,其中绝大多数老师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的,是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庞大的队伍中,程少堂老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是我今天最想谈的问题。

 

程少堂老师是经我推荐,获聘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硕士兼职导师的。综观他的教学研究成果,窥探他的专业历程,我以为在他的身上,有五个方面的精神是值得在我们语文教师中大力弘扬的。

 

一是有理论。我这里说的有理论,还不仅仅是说他会写文章,而是说他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发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那一套专业话语系统,也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语文味”。现在语文味理念已产生全国性影响。这不是一般的语文教师或教研员能做得到的。

 

二是有实践。在我所知晓的同行中,程少堂老师可以说得上是一个能够在专业研究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他把“做一个实践型的理论家”或“理论型的实干家”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不仅倡导语文味理念,而且坚持上公开课,是我们省内够胆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去引领广大教师的一名优秀的教研员。他的《荷花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大型公开课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今天,他所以成为有全国影响的语文名师,跟他在坚持理论研究的同时坚持实践探索,有极其重大的关系。

 

三是有理想。无论谁,要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没有理想是不可能的。程少堂老师在自己的书中阐述了他的理想,那就是“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留下一笔”。这个理想是很远大的。鉴于他的努力与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有这么一天,而且为期不会太远。

 

四是有毅力。程少堂老师告诉我,他每年都要开几个通宵赶稿子。今年元月,《中国教育报》向他约一篇作文教学稿件,他就为此通宵写作。这篇文章在21日的《中国教育报》整版刊出。说到他的毅力,我还想说说他买书的事。据他自己说,这20多年来,他坚持以买书为乐事,平均每年买书就得花一万元钱。到过他家的人,无不惊叹他的藏书之多的。我想,这恐怕也是有毅力的表现。

 

五就是对语文的痴迷。热爱语文的人不少,但是痴迷语文的人不多,程少堂老师就是为数不多的对语文热爱得痴迷一个人。这一点我想深圳的语文老师比我更清楚。我曾就此事问过他,他说是的,他还说深圳很多语文老师都看出他对语文的痴迷,比如红岭中学特级教师胡立根就对他说过:“一般老师跟你不能比,你是对语文有些痴迷。”这种痴迷,大家从他刚才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出来。我欣赏这种痴迷,因为它是少堂老师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做出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广大语文老师应当效仿的一种精神。

 

我今天就说那么多,一为向程少堂老师表达由衷的敬意,二为期待有更多优秀语文教师的出现。

谢谢大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中心主任

                             陈建伟

                              2008-02-28

 

(堂按:今天(2008年3月27日)我作为硕士生兼职导师,到华南师大参加教育硕士论文答辩,答辩结束后陈建伟教授要求我把他的讲话安上原来的标题。)


最后更新[2010-10-2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