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纪念语文味流派发轫之作《荷花淀》公开课诞生14周年》
     阅读次数:80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纪念语文味流派发轫之作《荷花淀》公开课诞生14周年

少堂志林(524):纪念语文味教学流派发轫之作

《荷花淀》公开课诞生14周年


今天下午,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6届研究生曾頔,到我办公室,请我再次指导她5月下旬就要答辩的硕士学位论文程少堂语文味与文化语文建构研究》。这是我第三次看这篇论文。这孩子年纪小,是90年后,一个月前找到我请我指导时,论文还有一些明显的硬伤,篇幅也只有3万字。对于研究我的论文,不找我的我自然不会管,找我的,我当然会悉心指导。通过两次修改,曾頔把论文修改扩充到近10万字了。估计下月答辩时,能接近15万字。我鼓励她,要她答辩后用半年时间,再补充修改到20万字,到时我负责推荐出版。

下午刚下班开车回到家里,由于气管炎严重复发,又有点累,一进家门,就躺上床。刚躺下,QQ声音响起,发现是曾頔留言:

 程老师,突然想起来14年前的今天有了你的大型公开课《荷花淀》。

我回复她:

 谢谢你记得这个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我今天倒忘了。这是研究的好处。

前些年,我写过一篇随笔《 少堂志林(24):第一课》,记述这堂“超级名课”的诞生过程,也解释了该文标题“第一课”三个字的两重含义。

 “第一课”三个字的第一重含义是,“这堂课的影响的确非常之大,地位非常之高”,“就一堂课而论,在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语文界,要找出比这堂《荷花淀》影响更大的教学案例,是不容易的”。说这堂课影响最大,绝非自吹,而是有数据可证的,就是说在互联网上,至少有10万人次看过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因此,就影响深广而论,这堂《荷花淀》公开课,大约的确是本世纪最初十几年中国语文界的“第一课”。

 “第一课”三个字的第二重含义,这堂课的深广影响还表现在,“因此而形成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派’”,是语文味教学流派的“第一课”即发轫之作。这堂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点类似于《资本论》中的‘商品’、动物学中的‘细胞’等概念”。换言之,“这堂课全息着或含孕着此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展壮大的所有重要元素的萌芽。”“对我个人而言,它的意义也很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从大学教育学副教授改行做语文教研员,短短几年后就在中国语文界如此快速地获得如此广泛的影响,主要是,或首先是,得益于这堂课。说是‘一课成名’也不过分。”

今天是这堂课诞生14周年。特作本文,纪念我坚韧不拔执着顽强的奋斗岁月。

2016/4/11



 


最后更新[2016-4-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