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819):说吧,记忆——忆表叔袁福安先生》
     阅读次数:129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819):说吧,记忆——忆表叔袁福安先生

少堂志林(819):说吧,记忆——忆表叔袁福安先生

2017-2-17 19:1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表叔今年七十三。

    表叔出生于1944年农历八月初八。表叔姓袁,名福安。我们从小喊他安爷,喊这位表叔的父亲为姑爹,喊表叔的母亲为姑婆。姑婆家的家境比我们家好很多。小时候我们家很穷,姑婆一家和我们家常来往,姑婆一来还会小住几天才走。姑爹和表叔、表婶一家人,也常常到我们家来。我记忆中的表婶是很漂亮的,可是表婶在35岁很年轻的年龄即病逝了。

   四五十年前,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姑婆、姑爹、表叔一家,是少数没有看不起我们家,一点都不嫌弃我们家的亲戚之一。小时候我们认定,姑婆、姑爹、表叔一家,是我们家为数不多的,从血缘到感情都属于最亲的亲人,而且他们是这最亲的亲人中很重要的几位。几十年以后先父告诉我,姑婆不是祖父的妹妹,姑婆、表叔他们,和我们一家血缘关系较远,可能在五代以上才是一家人。五代以上才是一家人,即所谓出了五服,在我们老家农村的别家,后人基本上是不再作为亲戚往来的。相比于有的和我们血缘关系很近,但心肠很硬的某些“亲人”来,姑婆这一家的几位亲人长辈,更像亲人,或者说才是真正的亲人。姑婆一家的几位长辈,对我们这一家大口阔的穷家子的后人,抱有坚定的信念与期望。今年大年初一我去给表叔拜年,表叔又一次跟我说起,几十年前姑婆在世的时候总是说,莫看我程个家现在穷呢,这家后人会发的。我长大成人后,经过艰苦奋斗,1977年、1978年、1979年连续三年历经三次高考,终于考上大学从农村奔出来,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中学同学中唯一的本科生,大学毕业8年后又考回另一所大学念脱产研究生,20多年前当了大学副教授,八九年前当了正教授,自认为已算是一个有贡献的学者了,但在一个单位工作,我或许可以看不起个别胸怀狭隘的领导,可以看不起个别不做事但会搞事心理阴暗的同事,却从未看不起单位的门卫啊,司机啊,勤杂工啊这些人。我和这些普通工人的关系都很好。原因之一,就是和我小时候的这些经历有关,和姑婆、姑爹、表叔这样的贤良长辈的影响有关。

   在我小时候,表叔已然成人。表叔不仅继承了姑婆、姑爹善良的内在,也继承了姑婆、姑爹善良的外在,又聪明又厚道。表叔年轻时个子高挑,英俊潇洒,文质彬彬,其风度,甚至可以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他当时是公办小学教师,是拿国家工资的,工作令人羡慕。我那时觉得表叔是我们家亲戚中最有学问的人。表叔后来做了小学校长,后又从涨渡湖国营农场的小学,调到新洲县城的一家著名小学担任校长。四五十年前,一听说表叔要来我们家,我们几个小兄弟都很雀跃。因为表叔很有程度(堂按:老家方言,意即很有层次、很有品位),到我们家来不仅真正能够让蓬荜生辉,而且每次来都会给我们带好吃的点心来。这些点心,我们平时是无论如何也吃不到的。

   40多年前,那是我们家最贫最穷最艰最难的时候。先父由于没有兄弟,孤苦伶仃,在村里常常受人欺负。脾气急躁的先父面对欺负总是奋起反抗,结果常常吃亏,有时吃大亏。有一次,先父与村子里一个兄弟四五个且都已成家的人家发生冲突,被对方几兄弟围殴伤至休克。我在一些文字中曾反复描述过我当时的感受。当医生一边给休克在床上的先父身上扎满针灸,一边说着怎么打得这样呢,怎么打得这样呢的时候,我站在先父的床旁边,全身瑟瑟发着大抖。那大抖不是害怕,是无奈,更是愤激。如果我年纪再大一些,我至少有能力拉父亲回家,至少有能力让父亲少挨一些打,不被人打到休克。如果我再小一点,或者不太敏感,像同龄的小孩子一样糊涂一点儿,我少年时代的心理就不至于受到过甚的伤害。是的,这次在别人看来也许是一件尽管严重,但在农村又算是普通的村民冲突,在心灵敏感早熟、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刻骨铭心的我来说,却是一件影响我人生的重大心灵事件。不是说“爷亲有叔娘亲有舅”么?我无数次讲过与写过的,亲大舅站在我家门口和他的二妹我母亲说话,却不肯应我母亲邀请进我家屋里坐一下这件事,就是在先父被人打伤之后不久发生的。表叔来了。表叔从涨渡湖国营农场的学校,步行几十里(那时还没有公共汽车),亲来看望伤病中的先父。我记得很清楚,我站在先父床边,看着表叔和父亲说话。表叔坐在先父的床边,劝父亲道,别人家都有兄弟,表兄你就是独自一人,细吖(堂按:老家方言,意即孩子)也冇大,你和别人发生冲突,吃亏的自然是你,因此要忍啊。表叔送给伤病中的先父两块钱。那特殊时期的两块钱当然远远超过金钱的意义,40多年过去,那两块钱作为一面精神的旗帜,一直飘扬在我心头,那旗帜上闪耀着的是亲情之美,人性之光…… 我之所以无数次说过这是一次影响我人生的重大心灵事件,是因为在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我的,不止是无奈与愤激,还有万丈雄心与凌云壮志的豁然绽芽。我当时就在心里头暗暗发誓,我是长子!这个家族必须要从我开始根本改变!我一定要发愤努力!我一定要坚韧奋斗!我一定要杀开一条血路!我一定要争取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机会有能力用几百倍、上千倍的回馈,回报表叔的这两块钱!这都是我拼命读书考大学,拼命考研究生,以及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中,激情浇注顽强执着不断攀登事业与人生高峰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毕业后我在外地工作,1992年底研究生毕业后又来到广东工作20余年。当我了解到姑婆、姑爹去世后,我们家和表叔的来往慢慢变淡了的情况,我特地和先父、母亲说,安爷这个亲戚要一直走下去,我以后过年回来,都要去看他的。后来我们家和表叔一家越走越勤。2010年,先父因胃癌在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住院做手术期间,住在新洲城关的安爷,常去给先父送早餐。我记得安爷送的早餐有先父爱吃的肉包子,包面(堂按:老家方言,意即馄饨),油条,还有牛肉面等等。先父吃着安爷送来的早餐,和他的这位老表打呱。(堂按:老家方言,意即拉家常)看着两位老兄弟亲切地打着呱,我能想象得到,好多年好多年以前,在父亲和表叔的童年、青少年时代,他们一定就是像今天这样两老无猜地一样两小无猜吧每次去给安爷拜年时我都特别感觉得到,安爷见到我时总是发自内心地洋溢出喜悦,有感动在升腾。亲人之亲是有层次的。我知道安爷的喜悦与感动,不止是由于我去看他而生。他的喜悦与感动必定是伴随着一种基于历史感的由衷的欣慰。我透彻地理解了他的喜悦与感动,他的喜悦与感动在不知不觉中又深刻地感动着我。过年我去看安爷,也没带什么礼物,一般就是给几百块钱。我要是过年没有回家,就会嘱咐几个弟弟,大年初一初二,派人去给安爷拜个年。今年大年初一,我又去给安爷拜年。走到门口敲门,没人应声。打安爷的手机,他在外面散步,接到我的电话马上赶回来。见面后,见安爷身体不错,精神矍铄,我很是高兴,便坐下来和他聊天。我说安爷我来看你,我回来过年就要来看看你老人家的。安爷说,少堂啊,你好感恩好行孝啊。我说安爷,我不是要感恩,我是要记住。

2017/02/17



 


 


 



相关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34289.html 


最后更新[2017-2-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