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堂志林(872):感恩的底座上,高高飘扬的是人性之善与
自信之美
——在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
有老师看了我悼念恩师王道俊先生的文章(文章链接:《少堂志林(868):一个人,一句话,与一个人的命运——沉痛悼念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先师王道俊先生》),给我微信道:“一个知感恩、会自省、有所成就却在恩师面前低到尘埃里的好徒弟!”
我回复:“这是我的做人原则——对那些在我们生命中的关键时刻、关键事件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虔诚感恩。而不是在后来我们的处境变好后,有意无意淡化、虚化甚至不愿意承认他们的作用。”
(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广州培正中学梁青“吐槽”:“人师。感佩。”)
我说没有王道俊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样说并不是抹杀了或矮化了自己。
我不是当时就相当不错,王道俊先生不会非要招我进去读他的研究生不可。
用我的另一位导师郭文安先生在王道俊先生九十大寿庆典上的话说:“王老师肯帮人,有一位考上研究生之前就很有名望的学生,考研究生时由于外语不及格,是王老师出面才被破格录取的。”。(文章链接:《少堂志林(379):在导师王道俊先生九秩华诞庆祝会上的发言 》)导师郭文安先生用的是“很有名望”,显然是鼓励之词,但也说明我当时确实是不错的,因此王道俊先生才要在研究生招生会议上,用异乎寻常拍桌子的方式“破格”特招我进去。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对关键时候在关键事件上帮他,以至于改变其处境的关键人物,事后并不太真诚。
(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深圳高级中学祁兵“冒泡”一连发了6个竖起的大拇指点赞。)
前不久,《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几位领导来深参加文博会,我们工作室几位老师请他们餐叙。餐叙时我说,不是《语文教学通讯》的领导一直以来的支持,不是刘远主编(《语文报》社副总编辑兼《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主编),就没有语文味的今天。
我说的是真心话。
我不善于也不喜欢交际与应酬。2006年我在扬州第一次认识刘远主编,他们2007年就推荐我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全国20人,本人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者)。这部名师讲语文丛书产生的影响很大,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一套名师丛书。刘远主编他们推荐我进去,完全不是由于和我有什么私交(那时我和他们刚刚认识,还根本没有私交呢),而是出于公道与公心,出于对当时已影响很大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一种客观承认、肯定、推崇与鼓励。
(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杭师大附中徐建利“吐槽”道:“见证实力。”)
真诚感恩是做人的底线与底座,在这个底座之上,高高飘扬的,是人性之善与自信之美。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