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026):我猜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及我的高考模拟命题故事》
     阅读次数:218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026):我猜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及我的高考模拟命题故事

2018-5-24 12:0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少堂志林(1026):我猜今年高考作文题,以及我的高考模拟命题故事



(一)我的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故事


在近20年的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工作中,从2000年到2016年一模,我主持命制了一年两度的深圳市高三年级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共有33套。其中的主观题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命制的,作文题更是我一个人长期承包的。我还深度参与了深圳市每年职高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的审题工作。不客气地说,由于职高命题队伍没有像我这样的人,试题质量和普高的语文模拟试题相比,有好几个等级的差距,每次我都要给他们提出很多修改意见。这样算来,由我负责命制和经我审核修改的深圳模拟高考语文试题,迄今不止50套。经过长达17年50套以上试题命制工作的磨炼,我确实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命题经验,经验丰富到自称是一个命题专家,一点都不脸红。


在长达17年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命题工作中,我是从不猜高考试题的,我只是跟着我的感觉走,跟着我的理性走。但我主持命制的深圳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又确曾多次“邂逅”当年的高考试题,其中作文试题也有多次“撞上”的经历。当年有一位老师写了一篇《深圳模拟考试越模越牛》(链接)文章可以参阅。我们可以重点挑选出以下有关史实来回顾一下: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年广东省还没有单独命题),而2001年深圳市模拟考试作文题是以“做人的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年深圳市高考模拟考试时,有很多考生就以《做人的底线——诚信(或诚实等)》为标题写这篇文章。2001年高考时,深圳、广东其他地方的考生很多人也用《做人的底线》为题作文。


2005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是以“纪念”为话题,而当年我命的深圳市高考模拟统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目是《怀念》。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纪念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任何事表示怀念”,可见纪念本质上也是怀念,是一种行动性的怀念。


广东省东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马新民老师,在2005年广东省考试院组织的当年高考试题讨论会上,炮轰当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今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是完全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文题跟深圳模拟考试作文题撞车!而且《纪念》还没有深圳的《怀念》好。 ”马新民老师发完言,我拍着他的肩膀说:“老马就是水平高!”


2008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目是《不要轻易说“不”》,而当年我命的深圳市高考模拟统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目是《忍》。


2008年高考语文考完第二天,在南方有很大影响的《南方都市报》用头版头条大号黑体通栏标题报道《深圳市“模”到高考作文题》。因为正是高考第二天,其他科目还在考试,这个报道万众瞩目,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本来,高考语文结束当天下午,《南方都市报》记者征得我们深圳市教学研究室领导同意采访我时,我对记者并没有说《忍》和高考作文题《不要轻易说“不”》完全一样。我说的是,这两个作文题有相通的一面,“不要轻易说‘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会“忍”,《忍》可以作为高考作文题《不要轻易说“不”》的一个立意。《南方都市报》总编辑把这个报道放在头版头条不说,经过自己的判断,他认为两个题目实际上一样,因此把题目改成又大又刺激的《深圳市“模”到高考作文题》,惹出不小的事来。当天广东省委宣传部发出明传紧急电报通报此事,明令媒体不得在高考没有结束时做这样的报道。我们单位领导从市教育局开完有关会议回来很紧张,电话把我招到他办公室,一边给我看省委宣传部的明传电报,一边对我说,哪个叫你接受记者采访的啊?我说不是你同意记者采访我的吗?记者说和你从市招办一起出来到学校巡视考场时征得你同意的。单位领导竟耍赖皮道,有我写给你的条子吗?我冷笑一声,说,这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吗?我向来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真有什么事不要你负责行了吧?不过以后你要布置我什么工作必须有文字,没有文字不行。领导不吭声,沉默一会,又说,深圳市委宣传部可能要找你,他们问程少堂是个什么人?我听了不仅不紧张,还兴奋,对单位领导说,叫他们来叫他们来,不过请市委宣传部派个认得字的来,因为我是什么人,《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写得很清楚:“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副教授”。(我那时是副教授职称)最终市委宣传部没来找我,让我很失望,哈哈。


我命的深圳市高考模拟统考语文试题,还有一些小题目算是基本“碰上”广东省高考试卷上的题目。

例如:2004年以前,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都不考对联。深圳一些一线高三语文教师也认为,高考绝对不会考对联。但我认为对联可以放在仿句里面考,坚持考对联。2003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言表达题之一为: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元宵节的两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参照例联,然后依据对联的基本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

例:上联   飞龙舞凤成夜色      下联   击鼓踏歌皆春声

(1)一路笙歌春似海            (2)银花焰吐长春景


2004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言表达题之一为: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去世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给辜振甫先生的妻子严倬云女士发去唁电,深表哀悼。唁电全文如下。


辜严倬云女士如晤:

惊悉振甫先生遽归道山,哲人其萎,增我悲思。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而今风飒木萧,青史零落,沪上之晤,竟成永诀。天若有情,亦有憾焉。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深望女士与子侄辈节哀顺变,善自珍摄。

汪道涵

2005年1月3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对联的基本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任选一题)

(1)上联:哲人其萎增悲痛            下联:

(2)上联:辜汪数载执手谋大业        下联:


到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为: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2008年以前,全国各地包括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鉴赏题都只出一首古诗。但2008年我给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诗歌鉴赏题的命题为:


下面两首著名的咏物诗蕴含的人生境界有何不同?请你从中国历史上选出两个著名人物,分别代表这两种境界,并说明理由。


竹石  (清)郑燮                       石灰吟(明)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为:


         

   木芙蓉

          范成大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问:两首诗都描写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那种修辞方法?两首诗中的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008年深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广东省各地模拟试卷中唯一的新题型):


以“温馨”为主题,写一段景物描写。要求:符合主题的需要;言之有序;不能出现“温馨”这个词语;不少于50字。


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为:


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的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剪纸画内容为母亲低头对背着书包即将上学的女儿温馨交代。


当时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组多次吃亏后,当然就最怕深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后来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组每年都把深圳的模拟试题带到命题现场。但是,十年前,深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时间较晚,一般安排在五一节黄金周后上班第一天,这个时候广东省高考试题组命出的试题已出清样。2006年,深圳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黄磊参加了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她回来说,5月8日深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考完,第二天这个试题就迅速被送到广东省高考试题命题现场,高考语文科命题组学术秘书尹小平看到深圳二模试题后大惊,她不顾穿着高跟鞋一边急冲冲跑向高考语文科命题组办公地点,一边焦急地大叫着:“深圳又有一道题撞上了!深圳又有一道题撞上了!”由于高考试题当时只出了清样,于是赶快改题目。深圳市的这道模拟试题如下: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来大陆访问,大陆有记者在采访他们时,提出了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缺乏一点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例如:(1)“你今天返乡的心情怎么样?”(2)“你看这里变化大吗?”(3)“你看了长安街的夜景觉得美吗?”等等。请你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重新加以设计。要求:不能改变提问的内容。(6分)


 

由于我主持命制的深圳市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有多次和高考语文题“邂逅”的经历,广东省不少高中语文教师认为我和广东省高考语文命题组成员有猫腻。其实哪里哪啊,除了2006年进去命过一次题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黄磊是深圳特级教师我认识之外,当年广东省高考命题组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而且迄今我都不知道当年是哪些人在命题。


多年以前,我曾经说过,“不谦虚地说,只有深圳才能命出这么好的语文模拟试题。说到模拟试题的命题,当然不得不模拟过往的高考试题,但是,近十年来我们深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中那些最好的题目究竟模拟了谁?我们谁也没有模拟!我们是自己创造!也许也正是由于我们追求自己创造,走自己的路,走语文的路,走语文味的路,所以才有深圳语文模拟试题多次与高考试题‘邂逅’的奇观。”(请参见《 少堂志林(424):高考模拟与模拟高考》(链接)深圳有一位老师对深圳市的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多次和高考试题“邂逅”的现象撰写文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是一种对于高考的能耐,一种对于高考的智慧和超能,不是随便哪个‘命题专家’能如此‘全国首创’的。由此,对于‘高考模拟与模拟高考’我想做个辨释:一般意义上(或者说绝大部分)的模拟试卷是‘模拟高考’试卷,总是竭力与以往或现有的高考试卷相同或相仿,所以可称之为‘模拟高考试卷’。而深圳的一模试卷,正由于它的创新、它的超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它成了高考试卷的模拟,即当下或以后的高考命题专家们或多或少地从深圳一模试卷中得到了启发,‘模拟’深圳一模试卷,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一模试卷成了‘高考模拟’试卷。所以就有了您说的:‘深圳语文模拟试题多次与高考试题‘邂逅’的奇观’!——这就毫不奇怪了!或者应该换一种说法:高考试卷又‘模拟’深圳一模试卷了(哈哈)。”( 《 少堂志林(424):高考模拟与模拟高考》(链接)


网上有人撰文说,这是“艺高胆大使歪招,挑战高考走邪道”。

我认为,这话是酸葡萄心理下的奇谈怪论。

“艺高胆大使歪招,挑战高考走邪道”这句话是不是说,作为一个特大城市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我负责命制的全市高三学生高考前使用的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离高考试题越远,我的水平就越高、工作质量越高?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我不管深圳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命制之后,这种不断“邂逅”高考试题的情形,永远不会再现了。


广东省有一个和深圳堪称兄弟城市的特大城市教科院,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研员都有三四位,他们组成在我看来是“庞大”的语文科。这些教研员都是我的同行,相互之间熟悉,开会常见面,但平时基本没有往来,也完全没有交流。他们的理论研究虽然不如我(当下中国语文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如我的,那就不止他们了几位了),但我从不说别人理论研究不如我。他们讲公开课也肯定不如我,我平时也从不说这话。但事实上,在中国语文界,语文教研员绝大多数只会耍嘴皮子功夫,没几个人敢于在本地本市讲全市公开课的,更罕见有教研员经常性地在本市上全市性公开课的。只有我一人是在整个语文教研员职业生涯的20年间,基本上平均每年开发并讲一堂大型公开课(我是1999底以全国招聘考试第一名的身份来深圳市教研室做中学语文教研员的,2000年3月正式调入,2001年在宝安区主讲我来深圳后的第一堂公开课《伤仲永》,2002年4月在深圳中学主讲了语文味的发轫之作、在全国中语界引起“巨大反响”的全市性大型公开课《荷花淀》。此后在深圳主讲了一系列语文味教学大型公开课,几乎每堂都产生很大影响)。我的公开课不只是上一堂课而已,而是知行合一、道器纵横,即自己的语文味理论与语文味实践相濡并进,捆绑提升。这些兄弟城市的同行评课也不如我,我平时也不说这话。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和这些兄弟城市的同行比高低,我只按自己的理念与方式,做好我自己的事情。至于别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评价是好还是不好,完全不会影响我什么。自然,这个特大城市的同行的常规教研工作也做得不错,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不过,广东省高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王土荣先生多次亲口告诉我,他经常跟这个特大城市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们说,你们也要学习一下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搞一些理论研究啊。这个特大城市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中有人这样回答道:“我们只会抓高考。”听了王土荣老师转述的这些话,我哑然失笑。我说我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听这个城市的不少中学语文教师跟我说过类似的话,说明“我们只会抓高考”的说法流传甚广。这种说法似乎可以理解为他们不是不擅长理论思维、理论研究,不是不擅长知行合一、道器纵横,而是不屑于理论研究,或者日理高考万机太忙。但如果要说只有他们“会”抓高考,别人都“不会”抓高考、都没有研究高考,事实大约的确不是这样。比如我,前11年(1999年至2010年)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只有我一人(别人是三四人组成的语文科,我是光杆司令一个),初中高中语文教研、中考高考语文备考我一肩挑,而这个兄弟城市中学语文教研员高中就有三四人之多。2010年后我不管初中语文专管高中语文,此后好多年高中语文也只有我一人(我们教科院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最近两年加了新人,但我已然进入准退休状态了,基本不管事了)。我觉得我一人,干的不比兄弟城市的三四人差。还有,如果程某人“不会”抓高考、不研究高考,上边那一连串不期而遇的“邂逅”是怎么发生的呢?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我的《语文味教学法》,有专章研究高三复习、试题命制、作文(主要是高三作文)点评等等。上文说过,深圳市2000年至2016年的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主观题基本上都是我亲自出的,作文题更是我长期承包了。我主持命制的深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质量如何,语文界自有公论。高考模拟考试试题命制是教研员的重要硬功夫,我不知道这个兄弟城市的高中语文教研员都亲自命制过多少套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或者这个兄弟城市的高考模拟考试试题中有哪些题目是出自这个兄弟城市的这些教研员同行的手笔。2011年3月29日,我还在深圳高级中学给全市中学语文教师举行了以《<论语>选读》为蓝本的高三文言文复习公开课《孔子死了,他还活着——从〈论语〉成语看孔子(儒家文化)不死》(参见报道:《 程少堂市内最后一堂公开课《论语》成功举行》。我都忘了这是第一堂公开宣布的“封山”课,这样2018年5月19日在福田的全国展示课就不是第二次“封山”课,而是第三次“封山”了)。

“会”抓高考的兄弟城市的同行,你们做过这些事么?     

 

老实说,除了卖试题、模拟考试完后开收费分析会赚钱的事深圳不让干之外(深圳人最会赚钱,这些赚钱的事要是深圳的领导让干,我们有积极性有智慧去干,干的也绝不会差),程某人是当下中国语文界为数不多的,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语文味理论)、语文试题命制、讲公开课、评课等多方面都做到业内一流高度的人。我说这话一点都不吹牛。我做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20年,用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小学语文名师李虎先生的话说,“程少堂先生仅凭一人之力,将深圳语文教研带入广东省乃至全国前沿水平。”李虎先生说的是事实。在这20年里,我是我们单位职称最高的人,同时却是唯一既没有炒股也没有炒房的人。在这20年里,我不仅抓高考中考,还创立了语文味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流派,使在红尘滚滚中渐趋沦落的广东语文界,在21纪初叶的中国语文教育学术领域,占有可以忽视一时但不能忽视永远的重要的一席之地,给中文“语文”一词的诞生地广东的语文界多少挣回了一些颜面。因此,广东语文界应该感谢我才是,而不应该上下都是武大郎开的店,或者到处都是李锦记开的店。

 

(二)我也猜猜今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


早上从微信朋友圈看到老朋友、著名作家、《语文教学与研究》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晓苏先生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猜想(见, 文后附录, )。晓苏教授猜了十个题目(范围)。我已有两年完全不关心高考,不看全国高考试题,更不看我不再管的深圳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了,有人给我看我也坚决不看,哪怕洪水滔天也与我无关。但今天看到晓苏教授的高考作文题猜想,我也想跟热闹猜一猜。我只猜作文题目,不猜作文形式,猜题数量控制在四个:


(一)多面的“我”

(二)我、你、他(或:我与我们、我与他、我与他们)

(三)人与风景(或我与风景、我们与风景),我与它

(四)在非抒情时代


 

前三个题目,第一个是从人与自我的角度命题,第二个是从人与人(社会)的角度命题,第三个是从人与自然角度命题。第四个实际上也从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命的题。四个题目均可写成多种文体。第四个题目,是2018年5月19日我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的全国展示课上上的展示课的主题词(我的课题是《在蔑视抒情的时代学会抒情——作文抒情之指导》。这堂课,我本来想用的课题是《抒物的时代学会抒情——作文抒情之指导》。但“抒物”有点生造,想来想去,课题就没有用这个词。我认为,这个“在非抒情时代”的主题词包蕴深厚丰富,且富有现实感和锐度,价值推送亦鲜明。


我猜题的意图在激活学生的素材库。我认为,这四个题目,值得高考考生在考前思考一下。至少可以围绕这四个题目准备一些素材,最好是分别拟一个详细写作提纲。我认为这样做了,考生走上考场一定会有用。



2018/05/24


 




附:重磅!作家晓苏猜想今年高考作文题

原创: 晓苏 新父母在线 今天

编者按:再过两周,就要迎来2018年高考了。常言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对于高考语文来说至关重要,或者说是决定性的。那么,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有哪些热点?哪些话题值得关注?新父母在线微信公众号特邀一级作家、《语文教学与研究》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晓苏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了大胆猜想。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人物名片: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花城》《作家》《钟山》《天涯》等刊发表小说近500万字。曾, 获首届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届林斤澜小说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湖北文学奖。《花被窝》《酒疯子》《三个乞丐》分别进入2011、2013、2015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

,


晓苏近照


晓苏猜题:

1.《我的乡愁》。2.《绿色生活设计》。3.《家庭文化面面观》。4.《父母是最好的老师》。5.《美丽乡村一日游》。6.《从制造到创造》。7.《土灶土碗土鸡蛋》。8.《冷眼看看国学热》。9.《打铁记》。10.《厕所革命进行曲》。


晓苏解题:


1.《我的乡愁》(乡愁是近年来的一个文化热词,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对这个词充满深情。加上,著名诗篇《乡愁》的作者余光中先生不幸走了,于是人们对乡愁便更多了一份怀念。还有,作为一种情感寄托,每个人的乡愁都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至少有一千种乡愁。)


2.《绿色生活设计》(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现实生活,而且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并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日常生活。)


3.《家庭文化面面观》(家庭文化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的性格、修养和素质,对孩子而言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文化的建设,包括家风建设。同时,文化有优劣之分,家风有好坏之别。所以,我们应该发扬优秀的家庭文化,传承良好的家风。)


4.《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其实,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在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家长才是最好的老师。)。


5.《美丽乡村一日游》(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因为深得人心,很快便在广大农村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已经从梦想口号变成现实生活。这从日益红火的乡村旅游可见一斑。)


6.《从制造到创造》(制造只是一种技能,更多的是简单复制。创造却是一种智能,意味着创新和发现。我们要想真正强大起来,必须从制造走向创造。)


7.《土灶土碗土鸡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理,越是土的就越是洋的。因此,我们不要自轻自贱,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土灶土碗土鸡蛋,对吃客和受众来讲更有诱惑性,更有吸引力,更有审美价值。)


8.《冷眼看看国学热》(当今中国,国学发热,久热不退,且有不断升温之势。但是,好多人都只是打了一个国学的幌子,挂国学之羊头,卖名利之狗肉。因此,我们应该冷眼看它一番。)


9.《打铁记》(打铁还须自身硬,这个比喻近年来特别走红。打铁者,什么是自身硬?为什么要自身硬?怎么才能自身硬?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回答。)


10.《厕所革命进行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厕所革命已成为一个时髦话题。厕所,多么世俗。革命,多么崇高。但是,把厕所和革命嫁接在一起,就意深长了。应该说,我们的一切革命,其初心,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常生活,包括吃喝拉撒。)


祝各位考生2018金榜题名、实现梦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15523.html 

最后更新[2018-5-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