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堂志林(1027):说是不再三,其实已再三
——在深圳语文教坛的三次“最后一课”小记
2018年5月19日,我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的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上展示课《在蔑视抒情的时代学会抒情——作文抒情之指导》。在课的开头我说道,今天这是我近两年在深圳语文教坛上的第二个“最后一课”了,第一堂“最后一课”是两年前给福田区小学语文教师主讲的公开课《伯牙绝弦》,事不再三,今天这堂课是我在深圳语文教坛上真正的封山课,以后不再讲了。
最近两天我忽然发现,实际上,《在蔑视抒情的时代学会抒情——作文抒情之指导》是我公开宣布的在深圳语文教坛的第三次“最后一课”。三次“最后一课”的时间、地点、课题为:
(一)2011年3月29日,我在深圳高级中学给全市中学语文教师举行了以《<论语>选读》为蓝本的高三年级文言文复习公开课《孔子死了,他还活着——从〈论语〉成语看孔子(儒家文化)不死》(参见报道:《
程少堂市内最后一堂公开课《论语》成功举行》)。
(二)2016年10月28日,我在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给深圳市福田区小学语文教师和全市中学语文教师代表主讲了小学语文公开课《旷古的呼唤——伯牙绝弦的千古之谜》。(参见报道:《少堂志林(799):敢为语文写春秋:我就是伯牙!——程少堂深圳“最后一课”之<伯牙绝弦>诞生始末》)
(三)我在深圳市语文教坛上的第三次“最后一课”才是2018年5月19日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的全国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展示课《在蔑视抒情的时代学会抒情——作文抒情之指导》。


以前看到世界著名的动画片大师、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七次退隐,又“打脸”七次主动复出,觉得很好玩。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师”,几年间亦已三度上“最后一课”。
当然,我的“复出”,是接受邀请被动的。但邀请也是可以拒绝的,因此接受邀请被动复出,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主动复出。
本说是不再三,其实已再三。
啊啊啊我确实不想再四了。
但人散曲不终,有时也是身不由己吧。
2018/05/2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1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