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799):敢为语文写春秋:我就是伯牙!——程少堂深圳“最后一课”之《伯牙绝弦》诞生始末》
     阅读次数:150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799):敢为语文写春秋:我就是伯牙!——程少堂深圳“最后一课”之《伯牙绝弦》诞生始末

 

 

少堂志林(799):敢为语文写春秋:我就是伯牙!

——程少堂深圳“最后一课”之《伯牙绝弦》诞生始末


    2016年922日,我收到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校长李泓霖先生发来的短信:“程老师,我是福田区竹园小学负责人李泓霖,因拜读过您的大作而景仰您,因此想邀请您近期给我校六年级学生上示范课,不知是否可行?我的手机号是1382359XXXX。给您添麻烦了。”李泓霖校长此前我并不认识,也未见过面。我把电话打过去,李校长说他是我的忠实粉丝,《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他看了很多遍。我知道,自《程少堂讲语文》一书出版八九年来,全国语文教师中喜欢《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的人是不少的。江苏有我不认识的语文教师在新浪博客著文指出,2007年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中入选的全国中学名师20人的著作,《程少堂讲语文》可以进入可读性最强的前三名之列。有一位自己也入选这套丛书的中学名师,也亲口对我讲过同样意思的话。尽管我知道喜欢《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的读者不少,但我还是对真正喜欢这本书的读者颇有好感。我对李校长说,我考虑一下时间,再短信告诉您和您商量。当天下午,我给李校长回短信说,国庆节后如何?李校长回复说,好的,感谢您并欢迎您!后来我和李校长商量,把我的公开课放在2016年1028日上午。

   过了国庆节,我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请三位小学语文教师成员帮我推荐一下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文。10月10日,全日制文艺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赵云,帮我从人教版课标本教材第十一册语文课文中选了三篇课文,一篇是列夫·托尔斯泰《穷人》,一篇是胡勘平的《鹿和狼的故事》,一篇是《伯牙绝弦》。我看都没有看课文,仅看了三个标题,就毅然选了《伯牙绝弦》。

   这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相互选择。更准确地说,与其说是我选择了《伯牙绝弦》,还不如说是《伯牙绝弦》选择了我。是的,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关于知音的故事,一直在等待着后人去丰富它的内涵,一直在呼唤着有人对它进行新的解读。它为此一直等待、呼唤了2000年。

  《伯牙绝弦》,我来了!

 2016年10月28日,我的小学语文公开课旷古的呼唤——伯牙绝弦的千古之谜,在深圳市福田区竹园小学举行。

 这堂《伯牙绝弦》课,由于开课时间较早(通知定的时间是早上8;45开始),学生8:40分上台,为了等听课的小学语文老师和部分高中语文老师,一直到9:10左右才正式上课。我这堂课连续上了90分钟,但学生在台上待了近2个小时。从现场效果看,是很成功的。

 我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是运用典型的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设计的。这堂课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主要来自于对《伯牙绝弦》这篇传统知音故事主题的重新解读——伯牙究竟为何绝弦?因为他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是深刻与彻底绝望之后的决绝。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核心成员梁青认为,这堂课的贡献在于:“师生在渗透生命体验的唱赞声里,我们看到的是语言与诗交相焕发出的熠熠光辉,它来自那个孤独深重的灵魂对这个世界的深刻与彻底地绝望这一超越知音、超越时空的既冷峻峭拔又激昂雄健的教学主题,极大丰富了两千年来伯牙绝弦的主题内涵,同时也宣告了知音主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世界从此诞生”(引自梁青:给世界的宣言——观少堂先生深圳封山之课《伯牙绝弦

之所以诞生这种前所未有的解读,显然,是与我的生命体验有关,与我将我的生命体验渗透到《伯牙绝弦》教学过程之中,进而打造出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有关。是的,我不是纯粹讲一堂以《伯牙绝弦》为教学内容的浅显文言文语文课,我是通过这堂课和世界对话,给世界抒情,向世界宣告——我就是伯牙!我就是对这个世界和周遭环境彻底绝望而决绝的伯牙

   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理论的精髓——表现性或抒情性教学,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理论和程少堂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意义。

 听过我的语文味教学公开课的老师大约大都能同意这一点——语文味教学法解析文本相当强悍。我想说的是,不止于此。只要准确、完整地应用语文味教学法教学任何文本,不会产生没有语文味或不像语文课的问题。换言之,如果准确、完整地应用语文味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那么所谓非语文文本和非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比如政治课本内容,生物课本内容,数学课本内容,乃至大排档的菜单等等,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和内容,都可以教学出语文味来。这里的关键与堂奥,是由于语文味教学有一个再语文化环节语文味教学之再语文化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无论什么文本,都按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即将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既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要素,又作为语文教学的程序要素。

 广州著名中学仲元中学邀请我于2016年11月24日赴该校作学术交流一天,他们安排上午我听课两堂,然后评课,下午我作语文味学术报告。起先该校并未邀请我讲公开课,我自己提出学术报告少讲一点,给学生讲一堂《伯牙绝弦》公开课的要求。学校同意后,我还是用在深圳福田区给小学生讲的课文,还是用给小学生讲课使用的教学设计,来给高中生上课。我就是要不按牌理出牌,要看看这样用同一篇课文,同一个教学设计,分别给小学生和高中生教学(福田区竹园小学的生源在深圳还不算好,处在二流与三流之间),看看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教育现象。最后两堂课教学下来,效果都相当好。通过教学实践,我的基本结论是两个,一个是老生常谈,一个是我的独特感悟。老生常谈的结论是,语文的确有些模糊性,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中小学教学内容程度深浅分明,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相同的教学内容一般不能在不同学段教学,尤其不能同时在小学和高中进行教学。独特感悟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的确是一种既可以在中学应用,也可以在小学应用的教学法。

 赵云在我工作室浸润多年,是比较了解我和我的语文味的。这堂课在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漫长征途上是很重要的一课很可能是我在深圳上语文公开课的“封山”之作,且在深圳、广州两次讲公开课都很成功,某种意义上讲是豹尾之作,这里有赵云一功。

 几年前,我曾对我的女儿说过,李白在中国文化史上特别伟大,但李白有一点不如我。女儿惊问,李白哪点不如你?我说,古今中外研究李白的著作汗牛充栋,但研究李白的著作,李白一篇都没有亲眼读到;研究我的著作尽管不算多,文章只有几十篇,专著只有一本,但我大部分都读到了。我说这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文化、政治背景,完全是从底层拼打出来的农民的儿子,一生,无愧于深圳,无愧于广东,无愧于故乡,无愧于语文,无愧于事业。

 随着时间推移,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表现性教学理论的学术地位,会比今天更高,其意义和价值,会比今天更大。

 不信走着瞧。

2017/1/12

附:赵云推荐的三篇小学五年级课文:

9* 

[]列夫·托尔斯泰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提着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4 * 鹿和狼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25*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 洋洋:广大。

————————————————————————




最后更新[2017-1-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