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杨先武文章的实质
——与杨先武老师商榷
翠园中学 钱冰山
6月8日《南方都市报》以头版头条特大号标题报道“深圳‘模’到高考作文题”。细看内容是这样的:程少堂认为今年深圳一模“以‘忍’为话题”的作文首先从方向上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相近,都不是新材料作文。同时,以“忍”为话题的作文其实就是让学生思考“不要轻易说‘不’”。两个题目在构思方法和内容上相似,相通性很强。这则消息让深圳中语界为之一振,同时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击掌者有之,笑谈者有之,腹诽者亦有之,更有不甘寂寞者在6月11日《南方都市报》撰文说(署名杨先武):笔者作为一名深圳市的高三语文教师,颇有些莫名其妙。其理由是:在前不久考过的“深一模”、“深二模”语文试卷中,何曾见过“不要轻易说‘不’”这样的字眼。还说:事实上,两者无论在构思方法还是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继而又说:如果从忍耐、忍受的角度谈“忍”也不是不可以和高考作文题挂上钩。
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笑撰文者自作聪明、自相矛盾。笑其所谓的“莫名其妙”……………
……………
……………
……………
……………
程少堂老师多年主持深圳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命题工作,多次模拟命题与高考题相似,这成绩是制造轰动效应得来的吗?杨老师对当年深圳在模拟考试中因连续两年出对联题引起的风波,后因当年高考果然考了对联题才平息风波,以及2001年深圳模拟考试的作文题话题“做人的底线”和当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话题“诚信”主题相似(当时广东省还没有自主命题),2005年的深圳模拟考试作文题“学会怀念”与当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纪念”“邂逅”,应该没有忘记吧?如果真的像杨老师说的“靠猜题押题取胜绝非科学教育的正道”那样,那我们倡导模拟考试的“上层建筑”和主张考前重点练兵的专家岂不都是掩耳盗铃之辈吗?只有杨老师在考前的演练、讲解才是科学教育的正道,其他人都走的是歪道?但是“有水平”的杨老师的“正道”给深圳语文界、给北师大南山附中的语文高考作了多少贡献?
做人还是要实事求是。从杨老师貌似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来看,其实掩盖了一个虚伪的内心,即:自己没有,也不容许别人有;自己有了,那更不容许别人有。别人模拟是猜题、押题,自己模拟是科学严谨,宣传别人是制造轰动效应,宣传自己是为了什么呢?我“莫名其妙”。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门对千杆竹短无”的典故。这样的人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真叫我莫名其妙了。
2008-6-11
阅读全文请点击——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6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