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南都报:他们在深圳教育史留名》
     阅读次数:1295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都报:他们在深圳教育史留名

(程少堂2013年5月8日10:00:55按:今天早上上班刚到办公室,海天出版社编辑周航发来短信:“今天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报道您的相关文章:《以“语文味”使语文教育重拾久违的本质和精髓》。文章写得好,照片也拍得帅气!”我很是意外,因为最近并没有报纸采访我。想找一份报纸,单位只有院部有这份报纸,但院部在泥岗路原信息技术学院。我马上在网上搜索,也没有见到这篇文章。于是我在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通知大家去买一份报纸看看是不是真的。语文味工作室一位老师马上发来这篇文章的网址。

今天是我的生日。这可以当成最好的生日礼物吧。

 

原题:朱清时、章必功、李庆明、程少堂、严凌君、王铮、唐海海
这些名字让深圳的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

 

日期:[2013年5月7日]  版次:[SC12]  版名:[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址:http://epaper.oeeee.com/H/html/2013-05/07/content_1851973.htm

 

 
<p>    朱清时</p>

    朱清时

<p>    章必功</p>

    章必功

<p>    李庆明</p>

    李庆明

<p>    程少堂</p>

    程少堂

<p>    严凌君</p>

    严凌君

<p>    王铮</p>

    王铮

<p>    唐海海</p>

    唐海海

    人物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为了将巨石推向顶峰,耗尽了毕生精力。而将目光投入深圳教育的局部,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学者也甘愿化身为西西弗斯,推动“教改”这颗巨石蹒跚前行。他们有的为深圳教改建构了理论模式,有的提供了可操作方法,有的贡献了幻想和激情……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上留名。

    朱清时

    在深圳掷下一个令全国瞩目的高校教改新标本

    如何解决“钱学森之问”?如何使大学真正放权于校长和教授,剔除“行政化”掣肘?这些中国教育界的终极问题,朱清时试图用一己之力给出答案。近年来,他的名字与南方科技大学高频捆绑,被推向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他也被媒体和社会各界塑造为教改斗士,每一条语录、每一个动作都被视作教改的“跬步”,引起各方深度解读。

    2009年9月,朱清时从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手中接过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聘书,便开始以自己的教育理想为矛锋,和教育大环境进行博弈。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我们要想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一流大学。我们只好先行先试。”朱清时所谓的“一步到位”,是要在最短的时间,最低人力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范围下,办起一所“学术主导、教授治校”,与国际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相接轨的“柏拉图”式的高水平研究大学。他与他的班子、团队及学生,愿当“教育改革的小白鼠”,在深圳掷下了一个令全国瞩目的高校教改新标本。

    章必功

    有信心在深圳跳一支人事改革的舞蹈给全国高校看

    “没有诗歌的学校是寂寥和枯燥的。”带着这样的教育理想,章必功在深大主政的20多年间,始终让校园被诗意、人文的气息笼罩。章必功把深大视作一个践行教改实验的微型基地,在具体的教学实操中屡屡推出“局部创新”的亮点。譬如,他写了一本文学意味浓厚的《中国旅游史》,为深大旅游文化专业开辟教材;他提议改革大学公共课程,用《文史哲通论》代替传统的《大学语文》,供理科学生必修;设立《科学史纲要》,供文科学生必修,并组织深大中文系教师编写《文史哲通论》教材《华夏人文要略》,后被教育部认定为官方教材。

    2010年,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深圳大学所有教职员工不再具有传统意义的国家干部身份,所有人分属教师、管理和技术岗位,凭合约和学校发生关系,年度考评不合格需解聘,聘期考核不合格不续聘,这也就意味着,教授不再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校长不再是官员,而是执行管理者。“大学无官,改革后我就是深圳大学的一级管理职员,相当于C E O,不再是什么正厅级了。我从不把自己当做一个官,我就是一个老师,我现在还上课。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深圳的舞台上跳一支人事改革的舞蹈给全国高校看。”这是章必功留给深圳教育、留给深圳大学韵律最强的诤言。

    李庆明

    以躬身之礼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

    作为深圳教育界的一个“异类”,“央校”校长李庆明自2003年受中央教科所(现改为中国教科院)委派至深圳任央校校长以来,始终把“新启蒙”、“都市田园教育”、“公民教育”、“文化阅读”、“田野式教研”等改革关键词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业内人士称其为“狂人”、“异类”“骑士”。

    李庆明在当下教育功利化、应试化情绪日渐浓厚的当今时代,建立了独树一帜的“公民教育”系统。他主张小学阶段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培养兴趣、拓展阅读;他每天早上7点20分准时在校门口向师生鞠躬,以躬身之礼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他把每年10月15日-11月15日设为约定俗成的“竞选月”,用“全民投票”方式竞选学生会、班级领导。“在营造都市田园的校园氛围同时,在学校里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对孩子们进行以独立和自由为核心的公民人格启蒙。”他的自我评价,也是对自己教育精神的精辟概括。

    程少堂

    以“语文味”使语文教育重拾久违的本质和精髓

    当下语文课现状屡屡被媒体诟病,作为深圳市语文教育资深工作者,程少堂欲以“语文味”的概念,使语文教育重拾久违的本质和精髓。“上世纪60-70年代,受‘文革’的影响,把语文课当成了思想教育课,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课堂不像语文课,而像政治课,很多老师直接带着报纸的社论去讲课了。至80年代初,又把语文课当成纯工具课。到90年代,受人文思潮的影响,语文课又上成了人文思想课,各种‘异化’,让语文课变得面目全非,所以,我提出‘语文味’教学,就是要找回语文课丢失已久的核心东西。”

    程少堂沿循“语文味”这一核心,研究语文教育的本质,将教学引导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上去。他正在研发“语文味”教学的具体教学手段、教材和理论系统。“‘语文味’是感性地、具体地反映语文特征,素质教育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而‘语文味’是更有针对性的。”也就是说,“语文味”实际上是语文教育素质化改革的细节片段,它也使得困扰全国的语文教改有了更具体的实践方向。

    严凌君

    使“语文教育”离开二维的书本和纸面

    在深圳语文教育领域,深圳育才中学语文教师严凌君可谓“改革明星”,他耗费数年心血,集结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自行编撰出一套7卷14本300万字的《青春读书课》人文读本,成为风靡全国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北京大学教授、知名学者钱理群将其评述为“生命读本”和“文化读本”:“《青春读书课》是和学生一起讨论成长中的各种精神命题,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栖居于其中的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强调了诗歌与年轻生命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并将所有的阅读、思考、讨论,都升华为纯净而丰厚的心灵的诗。”

    除了编撰《青春读书课》外,严凌君还是教育论坛上的先锋,时有惊人点睛之评。“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一个人的身体已经变了,可是脑子还是封建时代的,而对大脑进行开发的教育这个行业,还遵循计划经济这一套。”“从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安排、教材内容的编写、考试形式的统一,到课程的安排、班级制的制度完全是一体化的、政治化的、流水线的,这完全是大一统的封建时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具有人文性?”“深圳所谓的‘特区教育’完全没有特点,很多教育官员和学校校长没有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这些诤言,都尖锐地叩问着深圳教育现状。

    除了“纸上谈兵”外,严凌君也积极投入语文教改的各项实践活动之中,譬如,他还是“华语校园网络文学大赛”的主要策办者,目前该赛事已经成为当下华语文坛的重要盛事,也是挖掘“少年作家”的重要平台。他使“语文教育”离开二维的书本和纸面,添入全国互动、参与成分,呈现出更加立体的面貌。

    王铮

    以“个性化教育”全方位取代“应试”

    2002年,清瘦汉子王铮从北大附中“南下”,转任深圳中学校长,这所深圳闻名的重点中学进入了大刀阔斧的“老王”时间,原来的校训由“团结、勤奋、严谨”改成了“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后一校训显然更富于想象力和个性,它也成为了深中以“个性化教育”全方位取代“应试”的有力宣言。

    王铮在任上最“个性化”的改革是,让深中被“自主”这个关键词充分覆盖。所以,当时深中的课程体系充满了“自主选择”的味道。他把学校的年级进行了重组,设为一个个“单元”,打破传统年级限制,加强年级之间的纵向交流,又客观促进了班级的横向互动;他把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名额用“公开答辩、媒体监督”的方式竞选产生……确保“校长推荐”公开透明,而不沦为徇私工具。他还较早引入“国际班”,为深中学生提供留学渠道,不必全部挤占“高考”独木桥。王铮的改革把这所传统重点高中从“升学率”的俗套标准中抽离,这一突破性尝试在深圳乃至全国,均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唐海海

    呼吁建立“自下而上”的杠杆机制,驱动深圳基层教改

    从“诗意校长”到“诗意局长”,现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原深圳高级中学校长唐海海经历了“从校长到官员”的转型,始终在深圳教育界深耕扎驻。他在众多教育论坛、峰会中的发言,像一首饱含丰富教育讯息的散文诗,既有宏观方面的战略思考,又涉及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微观实践,抒情与严谨并举、文采和数据齐飞。

    他呼吁建立“自下而上”的杠杆机制,驱动深圳基层教改的力量;他设想“深圳特色”的教改制度,让众多学校发展特色教育,在地方形成影响,以规模化的内涵质量取信社会;他展望在新一轮的历史改革中,深圳教育培养集团化、规模化的教育家团队……他是深圳十年教改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深圳教育的瞭望者、幻想者和践行者。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相关链接——

1.《报道:语文名师云集共组深圳方阵(附照片)——――深圳市“中学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

网址: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1218

 

2.《第4期《语通》万字长文推介深圳高中语文教研方阵》,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1304

 

————————————————————————————————————————————————

 

程少堂老师最近几年在《南方都市报》的谈话

 

                                    构筑良性教育环境,

                 让更多“第三方”力量介入到教育评价的环节中来

日期:[2013年4月9日]  版次:[SC02]  版名:[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  稿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源地址:http://epaper.oeeee.com/H/html/2013-04/09/content_1836198.htm

 

 
<p>    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利用作为第三方的中立视角,改变老百姓与教育官方、教育</p><p>    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东方IC供图</p>

    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利用作为第三方的中立视角,改变老百姓与教育官方、教育

    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东方IC供图

    4月2日,本刊启动《鉴证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欲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对深圳十年来的教育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这被众多学者、专家、资深教育工作者解读为今年深圳教育界的重大事件及焦点坐标,消息甫一曝光,便引起各界广泛热议。

    由媒体牵头制作评定一个城市教育质量的“白皮书”,这等于是把长期以来由官方垄断的“教育评价权”,转让、托付于社会、第三方机构的突破性尝试。那么,对照于深圳目前的教育实情,教育评价体系是否也存在过度“官僚化”的迹象?媒体、教育行业协会、企业等“第三方”能否也充当教育评价的“裁判”,“深圳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建构?这值得每一个关注教育的人深思。

    A

    由媒体制作白皮书,是教育社会评价的积极尝试

    熊丙奇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由媒体制作白皮书,是教育社会评价的积极尝试,媒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选择一定的指标对教育进行评价,这既为学校(教育机构)办学提供参考,也可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教育机构,还可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当然,这一社会评价是否权威,具有公信力,则需要通过市场竞争确立。这取决于两方面。其一,选择的指标,是否从教育出发,符合办学规律,近年来,一些机构制作发布大学排行榜,这也是一种社会评价,但每当排行榜发布,都会遭遇争议,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选择的指标大多是外在的,体现办学规模,而非内在的、体现教育质量和个性的。

    其二,数据是否客观真实,我国教育发展决策,缺乏的就是第一手的数据,比如,自主招生改革进行11年,可是,这一改革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通过自主招生,大学招来的学生有哪些变化,没有任何数据,自主招生也没有对相关学生进行跟踪。由于学校信息不公开,加上数据收集的困难,一些机构评价教育,往往采取过时的数据,有的甚至编造数据,这严重伤害评价的公信力。从《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筹委会发布的消息看,《白皮书》将采取机构参与自我评价、社会公众评价两种体系相结合的形式。评委团将根据社会声誉、行业贡献、消费者评价结合机构自评,分行业进行媒体客观综合评述,形成行业评价白皮书。如何收集社会声誉、行业贡献、消费者评价数据———由于这些数据更带主观成分———将影响到评价的公正性,也影响《白皮书》的生命力。这对制作者来说,将是一大考验。

    B

    深圳教育建立完善评价体系需倾听各方意见

    李涴林南都学习智库专家、深德技工学校校长

    长期以来,深圳教育质量的评估,往往托付给教育行政部门或官方来完成,但这种“一元化”的评价体系,显然不符合当今的教育需求。所拟定的各种量化考核标准,有可能还会沦为“应试”的变形版本,并不能充分反映深圳教育的真实状态。

    因此,教育评价应当走“多元化”路线。一个以教育为主题的“观点自由市场”应当建立起来,教育专家、资深教育工作者可以形成一个教育实操方面的评估体系;老百姓、家长和学子可以形成教育消费的反馈体系;校园、教育行政部门也应有相关的自评机制———这种“多元”,才会让教育的“头脑风暴”愈演愈烈,才能在不同立场的观点PK中逐步打磨出公正评估教育的真知灼见。

    C

    “培训行业协会”可与官方评估形成互补

    江游南都学习智库专家、深圳邦德教育校长

    近年来,课外培训机构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但这个领域却一直缺乏一个具体的、明确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牌照、执照、师资方面的监管缺位,更是让不少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钻了空子。众多“杂牌军”非但未能给学子的成长提供有益助力,甚至加剧了行业的恶性竞争。

    因此,应当有一个规范培训行业的“行业协会”,在官方或权威媒体的导引下建立起来。这个协会能够同相关教育部门形成沟通和互补,又能对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进行研讨,总结出一套既能吻合现行应试选拔机制,又能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妥善方案,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深圳课外教育的培训质量长期“有据可依”,而不是仅凭单个或数个所谓专家的“即兴发挥”和“口味爱好”来打分。

    D

    深圳教育评价体系应结束“多头不管”的状态

    石端顺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南方技师学院深圳分校校长

    目前,深圳教育评估系统存在“两张皮”状态。校园教育、普通教育的领域,管理相对比较规范,但社会培训机构的领域,却常常处于“多头不管”的真空之中,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管理,或者引入政府部门委托行业协会进行管理的路线,让更多的“非官方”、“社会服务型”力量介入到教育评价的环节中来。

    而南方都市报作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应当牵头发挥监督功能,利用作为第三方的中立视角,改变老百姓与教育官方、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无论是“教育白皮书”,还是其他有关于教育的披露性报道,它们的实质都是一种微型的“教育评估”。

    教育评价体系还应当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并设置相关的权威性数据库。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在企业里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学历与能力是否对位,人才的性价比几何,这些指标都应当交由企业来评价。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叩问着当下高校、技术类院校的教育质量,这和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信用评价”,是相似的。

    E

    媒体和专业第三方调查机构共同介入,评价才相对中肯

    周素琼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启德教育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

    目前深圳的留学中介机构是非常多的,甚至可以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在这种时候,如果能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台一个评价体系,或者直接给出一个榜单,在帮助消费者去伪求真、减少选择时间成本上肯定是有大作用。目前,判断一个留学中介的资质,通常只能从国家教育部统一审核的留学中介资质认可来评判,所有有资质的留学中介的名单和地址以及所有被我国认可学历的国外大学名单,都可直接登录“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查询,但这个评价标准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入门门槛。

    虽然现在很多媒体都在推这些留学中介的排行榜,但很多消费者在做选择时依然信赖的是口碑相传和品牌效应。如果真的有第三方来做,首先这个商业的属性你就要剔除,只有把这个评价体系真的当做公益性质的,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我认为由媒体和专业的第三方调查机构统一进行,一个收集民意,一个用数据说话,这样出来的评价才可能是相对中肯的。

    F

    量化评价可能会更加助长教育的功利性

    程少堂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语文教育家、语文味教学创始人

    就我比较熟悉的语文教育领域而言,其实深圳课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整体质量还是不高的,老师流动性很大,对教育的责任心也不是很强。如果能有一个评价体系介入,当然有必要。

    但是在对课外培训机构进行评价或者排名的同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如果单纯以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的话,可能会让现在本已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更加功利化,而实际上,很多课外培训机构它是比较有活力的,它的侧重点并不仅仅在于提高孩子某一学科的分数,可能更多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律,这种评价方式就会对这些有活力的机构不公平,也许反过来会扼杀课外培训本身具有的对传统教育延伸和拓展的作用;第二,现在培训市场上,你没有办法将这些作为一个统一的学科来评判。所以我觉得,如果有机构有这个信心去做评价的事情,它更多的是应该去强调特色,而不是强调数据。而且在商业社会,这个评价体系还必须能保持第三方客观、颇具人文情怀的担当。

    G

    媒体的第三方评价可暂时填补国际学校评价体系空白

    董存国南都学习智库专家富源剑桥国际中心院长

    目前深圳的国际学校严格来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涵盖小学到高中课程、只招收非中国籍学生的传统意义国际学校;一类是以国外考试课程为特色,以升读国外大学为目的的课程类国际学校,在深圳,后者与前者相比数量多得多。当下对国际学校的评价,尚没有一个权威标准,评价体系的缺少,导致不少学校在师资上把关不严,办学上也不尽规范,在宣传上也偏重于强调学校的名校升学率。去年,教育部下属的一个非官方机构曾经搞过一个类似于国际学校办学资质的认可,但那个还是商业属性偏多。

    其实制定国际学校的评价体系本身就是件复杂的事,不同国家的升学课程主打的特色是不一样的,很难去统一评判。由国家教育机构牵头来做评价体系当然最具权威性,但历时会很漫长,于是在评价相对空白的情况下,媒体作为第三方出来做一个梳理还是很有意义。媒体它是一个公共平台,它的评选也包含了一些公认的标准,在当下还是具有公信度,对家长的选择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H

    在机构教育属性不明显的情况下,只能从企业属性去评价

    顾为民南都学习智库专家、深圳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自2001年第一家早教机构落户深圳,早教行业发展到现在还可以称之为一个新兴行业,大家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目前,深圳的早教机构虽然多达数百家,但却并不属于教育局学前管理的范畴,市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入机制,你说要对它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我觉得这个是有难度的。

    早教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它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考量,不同的早教机构主打的特色不同,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侧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就只想给孩子提供一个“社交圈”,有的是真想开发智力。一个是卖苹果,一个是卖梨,怎么去评价?没有一个万能的标准。当然,在去年深圳出了某早教机构“跑单”事件后,社会确实在呼吁要将这个行业纳入到教育行业进行监管,但是不是所有事件纳入到政府的范畴就能发展好呢?我看不一定。根据我的了解,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头脑的,他们都知道自己想培养孩子什么,自然会去了解相应的机构特点。所以我认为,按现状来看,如果早教机构教育的属性不是特别明显,你去做评价,那就更多的是从企业属性去着手。当然,其实最省事的方法,还是一句话“父母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

    采写:南都记者周正阳 晏婵婵

 
 
————————————————————————————————————————————————
 
 

用民国校歌校训启迪当下教育
集民国时期校歌校训之大成《弦歌不辍》在深首发,引发深圳教育与文化界热议

日期:[2010年12月14日]  版次:[SD01]  版名:[深圳读本 学习周刊]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址:http://epaper.oeeee.com/E/html/2010-12/14/content_1251480.htm

 

 
<p>    当下很多教育问题可在《弦歌不辍》中找到答案。 南都记者 谢湘南 摄</p>

    当下很多教育问题可在《弦歌不辍》中找到答案。 南都记者 谢湘南 摄

    12月9日,由宝安区国学教育研究会主编,唐冬眉编撰,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弦歌不辍——— 民国时期校歌校训》在深圳举行首发。这本装帧大气古朴的书收录了民国时期154所高校的校歌及许多省份有代表性中小学的校歌校训,是目前最为齐全、最有文献价值的一本集子。

    事实上,近期国内校园正刮着一股强烈的“民国风”,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32年初版、叶圣陶等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不仅广受好评,而且引发热销。有专家认为,民国所倡导“独立的学术理念,自由的精神”正在复原中,重新审视民国时期的教育,对当下能够起到莫大的启发作用。

    校歌校训体现教育理念

    深圳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沈金浩认为:“民国时期的校歌尤其有特殊意义,它们承载了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此时期的校歌语言古雅,育人为本,尤其注重人格培养。不仅有着学校的个性,育人的目标也涵盖其中。我们当今办教育者应好好借鉴和参考。”

    据了解,民国时期,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各大中小学校,对编写校歌校训极为重视。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曾令各校将所编校歌送教育部备案。次年,教育部曾将“礼义廉耻”定为全国大中小学校共同校训。许多声誉卓著的名流都曾为各校主笔撰写校歌歌词,如蔡元培、黄炎培、胡适、张澜等。许多著名音乐家,如聂耳、李叔同、赵元任、萧友梅等,都曾为校歌谱曲。

    《弦歌不辍》收集的校歌中,有一首《警醒歌》,据称是中国第一校歌,是张焕纶为南洋公学师范院撰写。与会专家指出,这一批校歌、校训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文化的瑰宝。重温那个时代的铿锵之声,一声厚重的历史积淀令人思索,其间所传承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思想独立精神、追求真理的意识、激发民族精神的理念,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可从民国教育中找立德标准

    为什么中国大学的研究生、论文在数量上堪称世界之最,但是过去了几十年,却没有产生大师?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汤奇云表示,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弦歌不辍》中找到答案。他告诉南都记者:“我教过三个大学,读过三所大学,却没有一所学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听过一首校歌。我们今天受教育的场所,已无法同民国时代的文化气场相提并论。”

    民国时期是一个国穷民弱的时期,困难到没有经费了,只能把学校房子上的铁皮卖掉办教育。可当时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汤奇云认为:“显然,这与民国的小学、大学、中学通过校训校歌、通过吟哦和歌唱来磨砺人的意志不无关系。”

    然而,汤奇云指出,当下的学校,一无校歌,校训也只是口号,如上进、求实等虚夸的口号。但口号是某时某地的态度而已,不能替代校训校歌,应该是永久的人的品行的体现。“深圳在进行特色教育,同样是一个大空的形式。如,‘立德’,立什么德?要搞特色教育,应当看看《弦歌不辍》,看看他们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标杆。”

    我们的教育在退化吗?

    近期,不管是校歌校训,还是教材,“民国风”掀起了一阵热潮,但具体来讲,“民国”指的是什么?文化学者邓康延表示:“民国就是‘独立的学术理念,自由的精神’。民国的精神就是校长敢说真话,这就是一种精神。领导让校长上台,让人感动。民国时期尊重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一员,1919年时学生闹事,蔡元培即便不赞同,一旦抓学生,他却敢于担当。”

    邓康延一针见血指出,民国时期,清风不敢乱翻书时,都敢说真话,而今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老课本里面,有太多让我们反思的问题”。曾有学者提到:“我们都觉得生活得太晚,没有赶到民国的时代。”邓表示,确实如此,“他们的娴熟端庄淡雅,我们要学习,是当年精神的一个侧影。即使当时半白半文的话,我们都觉得非常有味道。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其实不是在进步,而是在退化”。

    民国教材为什么受欢迎?

    “民国风”越刮越烈,尽管也受到一些“非议”,但是深圳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专家认为,民国时期的教材有童趣,有国学色彩,更多地浸润了传统文化,和平大气,注重传授做人之道,适应学习心理,受到追捧不无道理。

    “现在的大环境太浮躁,虽然民国时期战乱不断,但编教材的环境却可能比现在还好。”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语文教育家程少堂指出,“所以那时的编者能够静下心来,教材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再次,民国时期的编者不少是文学大师,比如叶圣陶、朱自清等,“他们不仅在教育史上属于一流,而且文学造诣极高,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国学功底深厚,都是现代编者所不能比拟的”。

    另外,程少堂认为:“民国时期的编者往往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不仅教过小学、中学,不像现在一些编者往往是闭门造车,而有经验的却没有理论水平。”但是在程少堂看来,“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编者很多是真正的教育家,不带功利目的,把教育当成伟大的事业”。

    采写:南都记者 潘奋图

 

———————————————————————————————————————————

 

“学习智库”整合教育资源 突破深圳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瓶颈

 

日期:[2010年3月30日]  版次:[SD03]  版名:[深圳读本 学习周刊]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址:http://epaper.oeeee.com/E/html/2010-03/30/content_1041666.htm

 

 
<p>    《学习周刊》智库将致力于创建沟通平台,打造教育领域的品牌智库。</p>

    《学习周刊》智库将致力于创建沟通平台,打造教育领域的品牌智库。

    聚焦

    FOCUS

    如何让专家智慧和政府决策更好地融合贯通?如何让教育行业的高手现身说法大展身手?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把民间点子广泛集纳?一系列的问号催生了“学习智库”。4月8日,南方都市报学习周刊智库将宣布成立,并举行智库专家授牌仪式。由教育培训界权威人士组建的权威平台指点教育迷津,这在深圳业界还是首次。据记者观察,深圳教育培训行业近年来出现信息披露不实、平台缺位和权威失声等诸多弊病,而行业规范也亟待完善。面对教育培训行业全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深圳的培训行业应如何应对?深圳培训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何方?在不少业内高手看来,“学习智库”将有望通过媒体平台的强大效应,提升深圳教育软实力。

    A

    数十名业内高手

    指点深圳教育迷津

    历 经 了 金 融 危 机 的 风 雨 洗礼,今年深圳的教育培训行业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及市场化。不过,平台的缺位和权威的失声让深圳教育行业一直处于“零散”状态。由本报学习周刊倡导发起的学习智库,将在最大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

    据记者了解,学习智库平台覆盖深圳教育培训行业的各大领域,包括了学历类、管理类、自考成教类、留学移民类、外语培训类以及学校机构等。目前,首批智库专家团队已经到位,包括柏泰教育、书城培训中心、深圳国际预科学院、澳德华出国、石岩公学、宁远教育集团(南开学校)、深德技工学校等在内的深圳教育培训界的多面“旗帜”。同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学院、E F、新东方、邦德教育、启德教育、环球数码、北大青鸟等本土知名教育机构的核心人物也有望进入本报的智库团。届时,数十名业内权威高手将联手为深圳教育行业问题指点迷津。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深圳教育界不乏运作成功的行业模式,并曾经推而广之影响全国,像1995年左右扎根深圳的汇才和2003年诞生于深圳的聚成。前者经历了12年的发展,全国大约7家公司,后者4年时间,全国派生了36家分公司和50多家分支机构,真正掀起了中国培训的“时尚潮流”。

    经过多年的沉淀,深圳教育培训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市场结构,各类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培训内容也日臻丰富,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澳德华总经理谢炎武认为,对于老百姓而言,现在深圳教育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出现了很多不实在的报道或者夸大的广告,或者不是很全面的信息披露,这对于读者来说起到不良的引导。据记者了解,目前深圳的培训行业存在大量鱼龙混杂、漫天要价的不良现象,很多消费者出现了盲目消费无效充电的现象,让一些不法机构乘虚而入,搅乱了市场秩序,甚至引发了一场场危机。

    最近一年来,深圳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频陷品牌“倒闭门”。本土最早的高端英语招牌C O M-C O M英语忽然宣布“停课”、灵格风英语在深圳关门……一系列事件折射出深圳市场的不成熟和不规范之痒。

    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教育专家说:“我们很遗憾发现,在全国性知名教育品牌当中,如新东方、环球雅思、北大青鸟、游戏学院、华尔街英语、昂立教育、新世界教育等等,深圳本土全国性机构除了山木培训外,几乎数不出来。而对于区域性的机构,北京、上海、广州的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非常值得深圳机构学习。”

    据记者观察,深圳一直缺乏权威的教育平台,对内难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对外无法关注民生服务行业,成为深圳教育培训行业的最大瓶颈。

    B

    “学习智库”将提升

    深圳教育软实力

    面对这些深圳的“疑难杂症”,南都“学习智库”将进行一次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通过搭建平台树立权威,为读者传达正确信息和声音,促成行业的规范和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并设立一个有效的建言平台与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在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实现行业自律,对不良现象进行清理整顿,以便使培训行业走向良性循环,向着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共同造就深圳培训市场的良好环境。

    记者还获悉,南都“学习周刊智库”的规模和名单将不断扩大,并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线上或线下活动,时时关注深圳乃至全国培训行业动态,分析培训行业未来走向及投资前景,最大程 度 发 挥 智 库 专 家 的 “ 智 囊 力量”,提升深圳教育的软实力。

    深圳国际预科学院院长傅腾霄对于智库的倡议表示出热情。他根据自己在教育界10多年的经验提出建言:要不断根据社会大众需要经常性或者定期性举办有关活动,更好传达教育信息和理念。其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报纸,有时也可以通过市民讲堂之类的形式,甚至把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都综合起来进行立体传播,效果会更好,更容易产生彼此互动。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正 是 深 圳 教 育 行 业 风 起 云 涌 时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除了对培训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管外,培训机构自身也要立 足 长 远 , 不 能 只 盯 着 眼 前 利益。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里,将会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整合期,培训机构数量会减少,到时深圳教育培训业将迎来一个品牌化、口碑化的时代。“学习智库”的参与,对深圳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有积极影响。

    专家说法

    智库平台

    对民办学校来讲意义重大

    李涴林 深德技工学校校长

    我认为这个平台对于民办学校来讲意义重大。从我们学校角度讲,深德技校对于深圳人的意义在于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普通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教育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但是作为校方,我们以培养学生、设置课程为主要工作方向。在树立民办教育意识方面,明显逊色于媒体的影响。我相信不仅是我们民办技工学校,还有更多的民办学校都会想借“智囊团”的名义发声,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和接受民办职业教育,让大众知晓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也可以帮助青少年成才,并且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贯于一通的学习者,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不仅畅通了自身就业的道路,而且还成为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

    这个平台可以成为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公告栏”,让更多的学员和家长了解学术改革前沿的动态新闻。通过各界专家的讲解,让大家了解最新职业技能鉴定考证的情况;针对热点新闻事件,通过各方专家的点评,让更多人了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也能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让社会监督实践教学。顺应教育环境新形势要求,进一步创建优质教育环境,打造精品教学品牌。

    利用新闻媒体的

    “专家团”更有效果

    傅腾霄 国际预科学院院长

    南都作为深圳主流媒体更容易发现社会热点问题。现在考虑这样一个学习智库,我觉得是很必要的。从出国留学来讲,当前留学市场一方面比较火热,另一方面确实有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比较困惑,因为这里的宣传广告多,教育展、论坛满天飞,有一些主要信息是真实的,但也不排除有一些有误导。这个领域跟其他学习领域一样,都需要进行规范,将一些真实的东西给家长学生。比如说,政府出台政策,还有教育部的预警,都很重要。但是光靠这个还不够,家长需要信息、常识、建议,还有具体在出国留学方面的想法,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需要的。比如说,现在深圳出国留学有低龄化趋势。一些小学、初中毕业就想送走了,因为高中学位紧缺。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很困惑:如何选择出国的国家和专业,这些都需要真正的专家提出好建议。800年前,当英国牛津大学成立不久的时候,他们就做过一个工作:每周对公众进行讲座,提供知识的教育信息帮助群众。他们当时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光学校做还不够,南都作为媒体更有独特优势,利用新闻媒体的“专家团”更有效果。其实深圳不缺专家,因为所谓的专家满天飞,他们容易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我们这个平台要汇聚的是真正的专家,不仅权威,而且不带私心。

    深圳教育行业

    亟待正面和正确的声音

    谢炎武 澳德华总经理

    深圳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不实在的报道或者夸大的广告,或者不是很全面的信息披露。读者不一定知道,但行业人士肯定知道内幕,这就造成了客观信息的不对等。所以南都组建学习周刊“智库”是及时之举,虽然还是刚刚开始的摸索阶段,但在业内是独一无二的。

    我觉得有权威的媒体号召力,才能组织业内有知名度的或者专业性人才聚集在一起,是一种很好的举措。媒体首先要传达国家政策,起到信息披露的作用,其次是正确引导,这是媒体的义务。像学习周刊非常重要的是对读者的引导作用。成立专家智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首先有了真正的引导,集中专家力量对行业进行正面和正确的分析导向。其二通过智库有创新的东西,比如与有影响力的媒体联合起来,使行业规范和发展。在我的想象里可以起到这几方面的作用。

    如果智库成立起来,我希望能够做很多实事,不定期搞一些组织讨论,经常走在一起碰撞,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发出正面和正确的声音,引导读者,规范市场的良性竞争,甚至通过南都搭建和监管部门对话的通道。

    智库专家是

    导航员、解说员和小帮手

    陈小虎 柏泰教育自考培训专家

    我对学习周刊智库有以下四点想法,学习周刊的智库专家应该充当行业导航员的角色,我们要有所担当,敢于发表自己的教育培训理论及看法,通过智库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及时将自学考试的政策做出准确的诠释,引导考生;其次,我建议南都可以开设个行业讨论版,通过各培训学校、培训老师的辩论及交流,大家互通有无,以辩论求真知,以掌握最新行业动态;然后,智库团队还应该担负“解说员”的作用,我们通过智库专家的嘴,以权威的姿态对新开考专业、名牌专业及时进行解读,引导考生报考,避免报考盲点及选择专业的误区;相关版面的内容还应该介绍自学考试的学习、应考办法,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顺利获取毕业证书,这些实用型指导科目才是考生最关心、关注的内容。最后我认为,学习周刊应该就“智库”专家开设新版,解答考生在应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和读者进行互动。

    我相信,通过媒体与学校、培训机构的互动,我们会取得双赢的局面。希望学习周刊的智库能超越我们学校在自考行业“准高校”办学模式的影响,让学员们在学习、复习及备考的过程中感受到专家们的提点和帮助,能享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智库的突出优势是

    整合教育资源

    张凯 华杰M BA培训首席架构师

    深圳的M BA毕业生越来越多了。以华杰M BA为例,近10年以年增长100%的速度发展,深圳不仅创造了白领再学习市场的奇迹,也创造了国内同行业发展的传奇。相较于M B A的迅猛发展,深圳缺少一股把所有M BA资源整合在一起的力量。目前我们机构主要是做M B A考前培训及商学院M B A的推广,如果M B A宣传这块能有个更权威的平台就更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南都智库的成立就是一个极好的平台。

    无论是MB A培训还是其他行 业 培 训 ,最 重 要 的 是 资 源 。M BA教学尤其如此,M BA教学重视 案 例 教 学 。我 之 前 曾 说 过 ,MB A教学前提是一定要和深圳本地特色结合起来,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国内M B A教学者为什么会重视深圳市场,因为他们更乐于开拓自己教学的市场、积累案例资源,学生就是最好的案例库。既然如此,深圳M B A教育界更应该利用好南都的智库优势,搞一场实用学习的革命。我总结过,在职中层学习现从粗放性向精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单纯的书本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中高层管理者的求学需求。我们要通过智库向广大潜在MB A学员传递一种声音,让他们知晓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生而为赢的生活态度。未来,我们可以通过 学 习 版 面 开 拓 报 道 深 圳 各M B A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学习周刊智库首批专家名单

    付腾宵 深圳国际预科学院院长

    许政琅 深圳教育国际交流学院

    执行院长

    周素琼 启德教育副总经理

    董存国 富源教育中心院长

    蒋 涛 弘仁文化总经理

    谢炎武 澳德华总经理

    黄鹏翔 A A A国际语言中心

    (法语)校长

    董晓霖 美联国际英语助理品牌

    经理

    陈小虎 柏泰教育自考培训专家

    杨 扬 书城培训中心

    杨文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殷 刚 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

    副主任

    于长江 社会学家,北大深圳学

    院院长助理

    程少堂 语文教育家,语文味教

    学创始人

    严凌君 语文教育家,育才中学

    教师

    周 杰 清华实验学校校长

    朱文彦 石岩公学校长

    谢一凡 宁远教育集团(南开学

    校)校长

    宣绍镛 深圳深美国际学校副董

    事长、校委会主任

    汪继威 深圳市教育学会秘书长

    刘诗佳 美中学校副校长

    李涴林 深德技工学校校长

    许一帆 南山区环球数码培训学

    校市场总监

    金 雨 北大青鸟(嘉华)校长

    李振舟 汇众益智职业培训学校

    校长

    韩名羲 华育国际校长

    学习周刊记者 卢亮 董馨

————————————————————————————————————————————————
 
 
 

将“鲁迅难懂”作为调整理由,有误导性

 

日期:[2010年9月14日]  版次:[SD04]  版名:[深圳读本 学习周刊]  稿源:[南方都市报]   

 
<p>    程少堂 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语文教育家</p>

    程少堂 南都学习智库专家、语文教育家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0年全国各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广东版也有所保留地将《药》换成《祝福》。这两年来关于鲁迅的作品是否已经过时、对中学生是否太难懂的争议早就不断出现。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似乎正面临着去留的尴尬。不过,深圳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室专家、曾参与语文课本编写的程少堂表示,调整完全正常,鲁迅地位无可代替,没必要联想太多。

    鲁迅不可能从课本里消失?

    “首先,中学课本变化本身无可厚非,语文教材起到了传递价值观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根据时代做出相应调整。”程少堂向南都记者表示,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不一样,所强调的方面也有不同。他举例说明,如上世纪80年代刚改革开放强调的是发展,而现在是和谐。但整体来看,鲁迅在课本中的分量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程少堂表示,鲁迅伟大是因为他有直抵人心的批判力量,他对人、社会、民族有着深邃的思考,他的不少作品均是超越时代的不朽名篇,鲁迅的文化、社会价值之高是不可能从课本上消失的。“鲁迅不仅被毛泽东高度评价,甚至连蒋介石、张学良等也十分看重。现在编教材的文人、学者敢怠慢鲁迅吗?”

    现在有些作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稍微调整一下就会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不过,程少堂称,在语文教学界内部看来,调整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倒是教学界以外声音比较多。人们关心的往往不是语文本身,而是背后可能会出现政治动向的变化。”

    程少堂透露,动向或多或少肯定存在,但不是关键,因为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现在只要符合课标精神的作品都可以选进教材,编写者的自由度也是很大的。编者不一样,内容自然也不尽相同,课标也没有对作品做出严格的限定。”也就是说,选什么作品跟编者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如“广东版的语文课本选材素来比较新颖,而人教版的就显得更加稳重一些。”

    课本调整只因鲁迅难懂?

    鲁迅确实难懂是不争的事情,中学生当中有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作文,三怕周树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也称,“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可能太深了,他们读起来不容易懂。”

    然而,程少堂认为,如果将“鲁迅难懂”作为调整的理由,这是有误导性的。“首先,鲁迅是文学家、作家,但他更多的时候是思想家,他之所以属于一流,并非仅是因为他的文笔,而是他的思想。”

    程进一步表示,“现在的小孩与‘文革’甚至更早些时候的相比,阅读量不知增加了多少,阅读能力是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因此现在的中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读懂鲁迅的。”而且正因为“难懂”,所以才需要拿到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否则就是舍本求末。“另外,现在西方现代派的有些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上也很晦涩难懂,为什么还要选它们呢?”

    “我们选作品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文质兼美’。”程少堂透露,“内容与形式都要出色的。一方面看文学艺术的成就,另一方面看观点是否积极、明朗。尽管一些低沉、灰暗的作品也会选,但是不宜过多,毕竟课本是给孩子看的。比如,鲁迅看人看得太深,一下子就把人性的丑恶面揭露出来了。”

    至于深圳学生使用的广东版语文教材,为何把《药》换成《祝福》呢?程少堂介绍,主要是编写者有不同的审美取向。《药》“明暗”两条线索并行的写作手法是文学史的典范之作,但现在的编者却认为,《祝福》对祥林嫂的细节白描更生动,人物更典型,而且其中也有《药》要表达的理念,“尽管两篇作品都非常出色,但不能多选,适当换换脸孔也未尝不可。”

    采写:南都记者 潘奋图

                                   

 

—————————————————————————————————————————————

 

(堂按:《南方都市报》在这次智库专家授牌仪式上,用ppt对首批智库专家作了介绍,他们介绍我和严凌君老师时用了“语文教育家”字眼。我发言时首先对称我为“语文教育家”表示不敢当,我的原话是“一听介绍我是语文教育家我吓了一跳”,顺便也说了严凌君老师可能也不敢当,我说自己只是一个“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我发言的主题是“深圳呼唤教育家”,我认为深圳建市30年了,有经济改革家,有一流企业家,但是没有教育家。今天《南方都市报》发表这次授牌仪式的报道时,吸收了我的意见,在《学习周刊》编辑总监 谢湘南写的“前言”中,将严凌君老师改称为“深圳本土语文教育研究家严凌君”,但是他们可能忘了将介绍我的“语文教育家程少堂”字眼改过来。特此说明。)

2010年4月13日

打造一批有权威且愿意为深圳教育义务服务的专家

摘要:平台的缺位和权威的失声让深圳教育行业一直处于“零散”状态,由南都《学习周刊》倡导发起的学习智库,有望在最大程度弥补这个缺憾。上周,南方都市报在深圳海景酒店举行学习智库授牌仪式。
 
    《学习周刊》智库专家团队,覆盖深圳教育各个领域。

 

    

    专家代表程少堂在成立仪式上发言。

    深圳美中学校的师生代表在现场表演助兴。

    ●《学习周刊》编辑总监 谢湘南

    在《学习周刊》智库成立及授牌仪式上,深圳本土语文教育研究家严凌君向我(同样是向《学习周刊》)提了三点期望。他说,希望在《学习周刊》的引领下,能改变些许当下教育的现状。一、要让教育有文化;二、要让教育讲科学;三、要让教育有激情。诚如斯言,这确实也是《学习周刊》所要努力追求的。改变当下教育的机械性、盲目性、功利性及反智倾向,影响学习风气及教育趋势,能如另一位本土语文教育研究家程少堂所说,通过学习智库平台的建立,使学校和社会教育进入追求制度文化、价值观文化的层次。然而,这谈何容易?这不仅是媒体所要负的责任,也是教育机构、学校、家庭及每个社会人都应该来参与的一件事。只有全社会进行合力,这一目标或许能尽快地实现。而《学习周刊》智库的成立,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是激情的表现,也是作为媒体所努力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如何将这股激情形成真正影响教育的力量,还需要更多的人来积极参与。

聚焦

    FOCUS

    平台的缺位和权威的失声让深圳教育行业一直处于“零散”状态,由南都《学习周刊》倡导发起的学习智库,有望在最大程度弥补这个缺憾。上周,南方都市报在深圳海景酒店举行学习智库授牌仪式。来自留学移民类、语言培训类、学校类、学历类、职业培训类、职业规划类以及社会教育等几大领域的32位业界精英和社会教育专家代表进入南都首批学习智库名单,彰显南都专家平台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从现在开始,这些高手将通过媒体平台的强大效应,联合为深圳教育行业现身说法,发出权威正确的声音,同时构建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为政府的相关决策建言,赢得推动行业发展的话语权,最终提升深圳教育的软实力。

    1首批智库专家名单尘埃落定,为深圳教育现状纷纷指点迷津

    记者从授牌仪式现场看到,首批学习智库专家团队已经正式成立,覆盖深圳教育培训行业的各大领域,包括了留学移民类、语言培训类、学校类、学历类、职业培训类、职业规划类以及社会教育等板块的32位核心人物进入本报学习智库团,其中书城培训中心、国际预科学院、澳德华出国、新东方学校、邦德教育、启德教育、深德技工学校等深圳知名教育“旗帜”的相关专家都“榜上有名”。据记者观察,由媒体倡导组建教育培训界人士权威平台,在这深圳业界还是首次。从现在开始,这数十名业内高手将联合为深圳教育行业指点迷津。

    近年来,历经了风雨洗涤的深圳教育培训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市场结构,各类培训机构不断增加,培训内容也日臻丰富,行业更加成熟、更加人性化及市场化但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悉,深圳教育培训行业近年来出现信息披露不实、平台缺位和权威失声等诸多弊病,而行业规范也亟待完善。面对教育培训行业全新的发展挑战和机遇,有识之士提出了“深圳教育培训未来的发展之路在何方”的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都学习智库在授牌现场获得了深圳教育专家们的一致认同,不少教育机构的老总纷纷上台畅言,并就“智库如何发挥效应”提出了建设性的理念。

    深圳教育界专家、国际预科学院院长傅腾霄在会上坦言,自己数十年教学生涯获得了不少荣誉,但格外珍惜这次来自南都的“授牌”。他认为,今后学习智库可以立体化地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纸媒的最大效益。不仅通过报纸,也通过市民讲坛之类的形式,甚至把广播、电视、网络都整合进来,进行立体传播,更容易产生彼此的互动。“我觉得在全国的纸媒都还做得不够,南都可以试点。”傅腾霄表示,“如果需要演讲厅等场地,国际预科学院愿意提供支持。”他还进一步提出建议,“可尝试为智库专家开辟专栏,写出有影响力的好文章。这些文章不能陈词滥调,理论上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公平性,从而使文章具有权威性。因此我们需要打造一批有权威而且愿意为深圳教育行业义务服务的专家。”

    深德技工学校校长李婉林十分认同创建学习智库的创新思维,他认为南都作为深圳主流媒体更容易发现社会热点问题,希望今后这个教育平台能够成为“创新生活引领者、文明生活推广者和未来教育的开创者。”甚至有专家提到,“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一支明星读者队伍,从而进一步扩大报纸影响,有利于报纸的不断改革和提升。”

    现场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学习智库”有望通过媒体平台的强大效应,发出权威正确的声音,构建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赢得推动行业发展的话语权,最终提升深圳教育的软实力。

    2社会教育学者加入学习智库,彰显南都平台客观性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深圳的一些社会教育学者也加入了首批学习智库的名单,包括社会学家、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广东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汪继威、“语文味”教学创始人程少堂、深圳语文教育家严凌君以及暨南大学深圳校友会秘书长陈嘉映等在内的深圳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让南都的专家平台更显客观性和公正性。

    语文教育家程少堂十分认同学习智库平台对于塑造深圳教育家的重大意义。在他看来,“深圳教育最不缺的是钱。深圳市民是中国最富有的群体之一。父母让孩子出国往往是不惜血本。深圳对教育制度、方式方法也有自己的探索,这也是深圳不缺的。”但是,深圳依然有巨大的缺憾。程少堂说,深圳30年的特区发展给全国提供了很多经济改革的典范,产生了一批经济改革家,一流企业家,但是教育上的贡献基本没有或者非常少,他觉得深圳最缺的是对教育文化理念的追求,深圳缺乏自己的教育家。他认为,“在追逐市场和功利之后,深圳的教育要上升到追求制度文化和价值观文化的层面。争取在三代人之内,让深圳拥有自己的学校教育家和社会教育家。”

      “深圳一直缺乏权威的教育平台,对内难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对外无法关注民生服务行业,成为深圳教育行业的最大瓶颈。”南都城市杂志中心深圳专刊部主任南岛在阐释“学习智库”时认为,将进行一次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共享,通过搭建平台树立权威,为读者传达正确信息和声音,促成行业的规范和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并设立一个有效的建言平台与主管部门进行对接,最大程度发挥智库专家的“智囊力量”,实现行业自律,对不良现象进行清理整顿,以便使培训行业走向良性循环,造就深圳培训市场的良好环境。

    学习周刊记者 卢亮

    摄影 胡可

——————————————————————————————————————————————

 

 

    

 

 

 


最后更新[2012-4-22]

   

 
 
 
 

最后更新[2017-5-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